不想當殺手的巨龍不是好商人

第47章 短期起效的營銷策略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羅比雖然適應的還算良好,起碼結賬並不手足無措,能夠麻利地點數、收賬,你來我往。

但就這幅活像欠了誰一箱金子跑出來逃債的鬼祟模樣,顯然是從未料想到還有這情況。

見到莫甘進來,他立刻齜牙咧嘴做表情,也就顧慮著莫甘叫他不要聲張自己的關係和存在,沒有直接衝過來問話,而是保持怪模怪樣地待在原地,一邊工作一邊無意識嚇人。

看到這情態,莫甘也有些無語,上前假裝顧客說了兩句。

“你正常開店,好好做事,如果需要解釋,等結束了再說。”

做做臉部肌肉運動沒什麼,主要怕嚇走了客人,把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信譽給慣性攪黃。

事實上幾天前,莫甘還沒想到會這麼快就有這麼好的效果,讓羅比的店不僅在回來前就實現從零到一的顧客人數突破。

如今看上去,因為門內有人,門外的人也比較有購買慾望。

目前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國王的那個漂亮且充斥著特效的水晶玻璃。

潘多拉集市外的店鋪可不止羅比一家,基本坐落在通向鎮子和港口的大道兩旁,算是搶不到裡面位置長久經營,又能蹭蹭光的小本生意。

集市外的客人相對裡頭不多,但像羅比這樣,平時一個都沒有的也算孤例。

雖然沒看到剛回來時的樣子,莫甘也能想象為此感到新奇的顧客到了門口,簡單檢視同時被門裡他設下的伎倆吸引,留下了印象,再過來發現店門已開,也會來看看的情況。

羅比最初的問題其實在於信譽,而莫甘早想到怎樣對症下藥。

因為沒有潘多拉集市擬定條約的保障,集市外的客人數量本就落了下成,但並非沒有。

作為一個能分得清不同材料品質的店長,羅比的資質尚可,但相對而言,雖然他有著還算不錯的貨源,但完全沒有競爭力,甚至因為店裡沒有人,自己不懂得攬客而落了下成。

如果街上單純是有兩家定價相近、質量相同的商鋪,本著貨比三家也會有人試圖光顧。

但如果街上雖有兩家定價相近、質量相同的商鋪,但一個門可羅雀、一個還有客流往來,不僅店長的性情與態度迥異,兩者位置共性還在於“缺乏保障”,那情況就大有不同了。

如果說店鋪的客流量取決於信譽、質量、價格、賣相等因素在吸引客人上乘積的綜合,那麼羅比的數值公式恐怕把天時地利人和全押在了信譽上,疊加成了一個和和美美的零。

然後,又順理成章的在乘法中把整個公式歸零。

有這麼一個零在場,其他數值再怎樣想要力挽狂瀾,也沒法逆天改命。

畢竟客人在門口一瞟就打了退堂鼓。

莫甘的抉擇在於一點,就是在印象形成以前,先撇開店長本人這個不穩定要素不談。

他原來的想法是讓羅比出去的時候,由自己在臺前“賣藝”,多少引來幾個客人,真正當一回代班的店長把基礎打好,然後才讓羅比全盤接手,繼續其他營銷對策。

只要積累了初始的客流量,真正實惠的店鋪還是能夠越過信譽的門檻。

但計劃有變,自己也不在,那就利用一下既有資源,也就是萊斯圖斯陛下的魔法。

前提雖然不同,但結果還算相近。

至於現在的重點,則在於他一開始作出的小動作。

羅比的優勢在於確實有分辨價位的實力,缺點在於自己的存在就能夠趕客。要讓他做成生意,區分於潘多拉集市內的功能性又不搶飯碗,明碼標價是很不錯的方案,但也需要調整。

事實上,潘多拉集市內的材料商鋪和羅比本人掌握的店面最大的區別就在於明碼標價。

羅比之所以能這麼幹,是因為他整天沒有生意,閒得無聊又少,自己也並非材料商鋪的客人,平時接觸的更多是正常生活的雜貨鋪。

至於潘多拉集市內的商鋪,以卡爾曼老闆的店面為例,他們基本上每天都要補貨,質量也不可能完全均一,因此採用的是詢問老闆定價的方式。

——更加考驗臨場反應,但缺陷在於,客戶沒辦法在無交流的情況下得到一個心理價位。

莫甘瞄準的就是這種習慣差異。

低端常用貨品主要服務於想要快速結束交易的客戶,同時設定固定價位,讓懂行的顧客也能察覺到只要自己眼力不錯,就能佔一點小便宜,從而有了動力源主動上門。

雖說大多數人都知道天上不會掉免費餡餅,但透過眼力得小便宜不在危險感知範圍內。

如此一來,有了源動力、售賣物件和與潘多拉集市的區分,羅比的店鋪也能得到青睞。

這是莫甘根據近期得到的邊緣線索能得到的唯一解。

不過就這樣維持下去,隨著時間萌發的還會有很多問題,比如眼力不錯的顧客挑剩下的貨品清貨處置,一時的新鮮感後續可能沒有那麼大的伴隨作用。

但毫無疑問,起碼從現在開始,羅比店鋪的信譽會逐步得到提升,他的經驗也會更加充足。即使適當進行後續調整,也不會怕往後連一個能試試反應大概顧客都找不到。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