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人族血脈給龍體造成了多少影響,但莫甘確實控制了變身時咆哮的本能——這在他人類的視角來看,還是稍微有些過頭了。
結界都做好了,國王的能力也足以信賴,保持安靜自然不是怕被人發現。只是在公共場合大吼大叫,屬實有失莫甘概念中的素質,而他是一頭自認相對禮貌謙和的半龍。
變身完成,莫甘視線便轉向現在視野中看起來頗為渺小的萊斯圖斯國王陛下。
在他眼裡,路西法這時就顯得渺小了起來,但也不出所料毫無驚異或者怯色的仰頭,舉起手裡顯得更小的魔藥瓶。
“你可以先試試用自己的方式召喚龍焰,感受一下前後的區別。”
這個“召喚”龍焰……
莫甘不由得感慨,老龍西爾維奧沒把龍焰的源頭當作秘密,又或者說是為了完成勞役竭盡所能,把自己知道能有的資訊全抖到了萊斯圖斯。
但也可以理解。
畢竟連路西法信誓旦旦舉出的例子都是上百年前的孤例。對大部分龍族而言,啟用龍焰順理成章,和人魚與鮫人天生會游泳是同樣的道理,根本不足為奇。
上次他聽到這個說法應該還是十幾年前,被涵蓋在瑟希莉婭絞盡腦汁為勾起莫甘所謂“灼燒的魂魄”,從滿溢著貪玩砍樹與胡鬧互毆的童年記憶邊緣搜刮出來的祖傳小知識中。
龍焰是龍族的伴生天賦,是他們的武器,也是一種極其親切的存在。
相傳在古老的過去,龍族尚是混沌兇惡的怪獸,徒然遊蕩於原野當中。
他們不僅用爪牙撕裂覓食物件的身體,向一切可見的生物咆哮示威,連同類彼此都無法共存。哪怕是兄弟姐妹,擋道時不過是強大的敵人,只有互相撕咬能定下孰死孰生。
那時,魔法還未曾蔓延在人族的領地當中,戰士只能借人體基礎的力量與猛獸拼搏。
對這種可怖弒殺、無法對抗的龐大存在,人族避之不及,也慶幸自己因體型較小,並非巨龍主要獵捕的目標,勉強能以“難吃的螻蟻”這樣一個尷尬身份博得相安無事。
但人畢竟是善於求知的物種,希翼透過學習來獲取巨龍強大的特性,也在戰鬥餘下的殘骸中調查到了以上的習性,甚至撿到龍鱗,藉此鍛造了最初的頂級鎧甲與武器。
只是一切結論,竟在某一代、某一天被推翻殆盡。
有一天,素來被認作無腦巨獸的一頭龍出現在了人族領地當中,噴湧奇異烈焰焚燬了天降的隕石,救下了某個人族部落,且在離去前發出了令人捉摸不透、無法解析的音節。
——在這之前,沒有一條觀察記錄證實龍竟能噴火。
前人記下了音節,而後人和龍族達成了合作,才透過在成百上千年的流傳中已然模糊不清,不知是否有所缺失的記載,最終解析出了一個令人費解、甚至不太通暢的龍語內容。
“吾為不朽之龍,焚盡昔日魂魄,謹記魔龍之名。”
解讀出的答案符合龍族古語的詞彙,但前後承接的邏輯實在欠缺。
針對這種現象,人族學者得出的初步結論是這段記載也許有所缺失,這些文字內容可能並非語音本意,還需後續考古調查來進行補完。
不過配合工作的龍族譯者卻很樂呵,覺得人族就是矯情:雞毛蒜皮的小事考慮太多。不明所以的文字或許有它獨特的道理——只是自己的老祖宗有個性,才不把話說清。
回到族中,譯者便憑藉自己向人族學來的語言解析方法,先是廣泛傳播了這一基礎結論,然後聯合同族,一起對這句話的含義做出了不少私人解讀。
其中最受廣大龍族同胞歡迎的,就是瑟希莉婭告訴莫甘的解析內容。
“龍族透過不斷灼燒磨鍊自身的靈魂,換取魔法和召喚龍焰的力量。”
在莫甘看來,說來自己有個也許能算是違背祖宗的分析……
他的答案在於:這種解讀只有聽來玄乎,實際毫無實際證據和邏輯、純屬狗屁不通。
不過他也不會不識時務把這種想法搬到檯面上,對素未謀面興高采烈的同族潑一盆冷水。
龍族本身不擅記錄,口口相傳的傳言全部源自過去人族分享的古籍記載,還是沒有經過、只有結果。誰也不知道究竟是哪條龍率先萌生了智慧,而非只忠於弱肉強食、頭腦空空。
不過有一點非常明確,與人族、庫蘭族等智慧族群初始時不同,魔龍一族是先有了強大,才有了智慧。
而龍焰出現按照時間順序判斷,當然與智慧的生成息息相關。
回到現在,所謂召喚龍焰的方法,也就是龍族用來“召喚龍焰”的“獨門偏方”,自然是念出這段奇怪的文字——畢竟是唯一能有的線索。
莫甘根本就不信這個。重複這種事對他來說,無異於上輩子有次站在領獎臺,為金錢代價豐厚的打賭當眾完整唱出一首極其幼稚的兒歌。
那是一段據莫甘獨有的評判標準,能夠稱得上相當不堪的回憶,若非發生在畢業典禮以後,在外地求學時和大部分同學也沒什麼聯絡,給再多的賭注莫甘也不可能照做。
現在雖然沒有那麼多的優勢,但答應了人家的事該做還得做。
黑龍威風凜凜地立於地表,神情嚴肅而莊重,然後緩緩開口。
【吾為不朽之龍,焚盡昔日魂魄,謹記魔龍之名……】
涉及彎彎繞繞以及自己的大逆不道,莫甘不好對人隨意澄清,只得帶著滿心糾結出聲。
結果一如既往,無事發生。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