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艘大船上,伏倒了許多屍體。
男女皆有,一眼望去,竟然不下二十具!
宋青書暗暗心驚:“崆峒派乃是名門正派,怎麼行事如此狠辣?早知如此,就該提前請動鄱陽四義相助,也能免了這一場災劫。”
傷及人命,尤其是這麼多的人命,這一點是宋青書和張松溪都沒有料到的事情。
原因就是鄱陽幫和鄱陽四義的爭鬥,有崆峒派背書。
同為六大門派,宋青書、張松溪以己度人,從未想過崆峒派竟然會如此狠辣。
“多謝侯前輩與宋少俠仗義相救,救命之恩,恩大於天,我等兄弟四人願投入武當派門下,為奴為僕、做牛做馬,以報此恩。”
四艘大船上,各有一名中年男子。神態萎靡,傷痕累累。齊齊抱拳道。
卻是聽到劉鵬煊臨行前的話,知道此事絕不算完。若想保全一家老小的性命,非要找個大靠山,庇佑自身不可。
按理來講,鄱陽四義與水底金鰲——候擎天,同在鄱陽湖生存發展。
投靠候擎天最為合適。
可是如今鄱陽幫來勢洶洶,請動了崆峒派相助,鄱陽四義也怕水底金鰲——候擎天,保不住他們。
故而,索性直接投了武當派。
事實也正如他們所料的那般,就算他們兄弟四人,想要投靠候擎天,候擎天也不敢收下他們。
宋青書看著眼前慘烈的一幕,第一次對江湖的兇險,有了更加直觀的認知。
須知,鄱陽四義絕非無名之輩,乃是鄱陽湖內有名的高手。
更是一地豪客,有自己的親族、莊子、土地、產業、生意。
若是宋青書身後沒有武當派,手裡只有一個宋家莊,也絕不會比鄱陽四義強多少。
像鄱陽四義這等人物,已經是底層江湖人,足以仰望的存在。
而他們在崆峒派面前,竟然只能落得一個,任人宰割的悽慘下場。
弱肉強食、適者生存!成王敗寇!拳頭大才是真理...
一句句類似的話,不斷的浮現在宋青書的心頭。如雷霆般炸裂在胸間,激盪迴旋不休。
是啦!這才是我下山的真正目的!
宋青書心中長嘆一聲,並沒有趁人之危,接受鄱陽四義的效忠。
宋青書很清楚,鄱陽四義先前所言,不過是形勢所迫,當不得真。
故而只是好言安撫一番,請他們先跟自己返回黃鶴樓,暫避鋒芒。
等到眾人返回黃鶴樓時,張松溪早已經在此等候多時。擺下了豐盛酒宴,為鄱陽四義壓驚。
宴會上,張松溪聽聞此番爭鬥,竟然是鬧出了不少人命,也是吃驚不小。
喟然長嘆:“我只道崆峒派乃是名門正派,卻忘了他們地處雍涼之地,比鄰西域。民風彪悍,素喜爭鬥,一度到了聞戰而喜的程度。”
顯然,張松溪也在後悔,沒有提前尋找鄱陽四義相助。
不然有武當派的虎皮在,崆峒派和鄱陽幫,定然不敢如此造次!
一念之差,釀成大禍,實屬不該!
宴後,水底金鰲——候擎天,告辭離去。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