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合字,將兩門功法融為一體,串聯周身武學,實力突飛猛進、一日千里!”
成昆雙掌合十,緩緩從船艙內走出,一句道破宋青書的武功底細。
成昆這十年苦修少林九陽功,實力早已經步入武學宗師之境。
無論是實力、地位還是武學造詣,都是在場所有高手之最。
故而成昆一出言,在場的所有高手都不由自主的看向了他。
面露凝重之色!
苦頭陀更是眼中精芒大盛,立刻換了一種全新的打法。專門針對倚天屠龍功和縮骨功。
早在英雄大宴時,王盤山島的那場戲曲雜劇中。
整個江湖武林便知曉了,張翠山是依仗倚天屠龍功,在書法上勝過了金毛獅王謝遜,這才逃的性命。
王盤山島上的石壁刻字,便是張翠山所為。
故而,此番汝陽王府來此之前,早已經去過王盤山島,觀摩過石壁刻字。
每一位高手,都對這門全新的武功極感興趣,想要從中領悟、破解一二。
可以說是各有所得!
如今成昆一語道破宋青書的武功底細,一眾高手才知成昆武學造詣之高,遠超他們幾人。
同時也震驚於,宋青書竟然領悟了倚天屠龍功的真意,融合縮骨功,以身合字,練出如此詭譎的身法。
竟然讓苦頭陀都拿不下他!
一位雍容華貴的俊朗少年,牽著一個粉妝玉琢的小姑娘,二人跟在成昆身後。
聽到成昆所言,不由發問:“圓真大師,倚天屠龍功不是寫字功嗎?宋兄怎麼練成身法了?”
俊朗少年赫然便是汝陽王府的世子——擴廓帖木兒,漢人名字——王保保。
王保保自幼多病,險些夭折,雖然喜好武功,但天生不足,難以修補。
故而練了這麼多年,也只是能強身健體,再難更進一步,成為什麼武林高手。
正因王保保在武功一途上,八竅已開七竅,一竅不通。所以才會問出如此外行、淺薄的問題。
“回稟世子,天下武功,所修所練皆因人而異,”
“張翠山因喜好書法,故而將倚天屠龍功,練成了最適合他自己的寫字功。”
“而宋青書此子,自幼修行縮骨功,故而將倚天屠龍功和縮骨功相合,串聯周身武學,練出了最適合他的身法。”
成昆側步讓出位置,合十一禮,解答了王保保的疑問。
“敢問圓真大師,串聯周身武學?這是何意?”
王保保看著場中,宋青書與自己年齡相仿,卻武功高強,連苦頭陀短時間都拿他不下。
一時間,心生嚮往。
“世子請看,宋青書左手輕柔,乃是武當綿掌。右手剛烈,乃是武當震山掌。”
“兩掌與苦大師對掌,兩種不同的內力同時用出,仿照的是崆峒派的陰陽磨。”
“故而才能在內力遠不如苦大師的情況下,接住苦大師的雄厚內力。”
“不過此子此舉徒有其表、未得陰陽磨真意。兩種截然相反的內力在體內流傳,若是相撞,必然兇險無比。”
成昆看似是解釋給王保保聽,實則是在指點苦頭陀。
苦頭陀聞言,立刻改變戰術打法,不再用內力與宋青書對拼。
手法變化萬千,攻勢迅猛無比,想要逼宋青書運功出岔子。
宋青書冷哼一聲:“老東西多嘴!”
當即也是換了另一種應對之法,與苦頭陀見招拆招。
“宋青書雙手作手刀劈下,是玄虛刀法。一擊不中化為虎爪,直取苦大師腰腹,是武當虎爪功!”
“劍指向上戳出,正中苦大師手腕,是神門十三劍。”
“手臂與苦大師手臂環繞、糾纏,卻能一路往上,直取苦大師雙眼,是七十二路繞指柔劍法。”
隨著成昆一一點出宋青書所用武學,在場眾人神情愈發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