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宋青書

第83章 漢陰城破、夜襲漢陰

“如今漢陰已破,前路已斷。若想返回南鄭城,只有三條路可走。”

紀風彥說著,拿起一根木枝在地上草草的畫了一張地圖。

不過盞茶功夫,便向宋青書講述了三條路線的優缺點。

1、路程遠、大道好走、兇險萬分。

2、路程近,小道難行、大致安全。

3、路程適中,大小道各半,有些風險。

只不過宋青書是一條路也沒選,反倒是追問漢中八寨,攻破漢陰城的具體情形。

詢問的十分詳細,待得紀家三人都一一答過。

宋青書這才笑道:“漢中八寨雖攻破漢陰城,但自身也損失不小,估計許多陰損手段已經用盡。”

“此乃大好良機,我等可連夜行軍,於天明時分突襲漢陰城,搶奪八寨劫掠的物資,供為己用!”

此言一出,紀家三人大驚失色,急忙勸道:“宋少俠慎行,八寨民變威勢甚大。”

“一路攻城拔寨、劫掠各縣。便是韃子也退守各州城關隘,不敢出城野戰。”

“我們這些人突襲漢陰城,只怕是飛蛾撲火,自尋死路。”

紀家三人剛剛從漢陰城逃出一條性命,如何肯再返回那人間煉獄?

對此,宋青書卻是搖頭不語,並不認同他們的看法。

一來,所謂漢中八寨,並不是簡單的八個大型武裝山寨。

而是共尊羅、樸、督、鄂、度、夕、龔、杜八姓為王,分散生活在各處險山惡水的小寨子。

組織架構極為類似周朝時的分封制。

這一次民變,應該是各地的小山寨,接到了八座王寨的命令,一起串聯、合作行動。

他們之間多有仇怨、爭鬥,不到生死關頭,絕不可能齊心協力。

二來,宋青書說的很明白,八寨之人雖攻破了漢陰城,但自身也是損失慘重。

許多獨特的陰損詭異手段,都大多消耗殆盡。戰爭的潛力和底蘊已經大大不足。

再加上破城之後的燒殺搶掠,一直折騰到後半夜。

等到了天明犯困之時,正是八寨之人最為虛弱的時候。

如此天賜良機,宋青書豈會放過?

而紀家三人口中的:“八寨民變威勢甚大,韃子退守各州城關隘,不敢出城野戰。”

在宋青書看來更是無稽之談。

因漢中地理位置特殊,故而元庭在此設立了興元路總管,下設下萬戶府一座,滿編為三千人。

三千人的正規軍,其中又多有騎兵。再配合各地官府的巡檢司、大族的護院鄉勇。

只要願意,怎麼都把漢中八寨的板楯兵給打殘了。

之所以退守各州城關隘,不出城野戰,完全是因為不在乎!

漢中八寨這一劫掠,當地大族實力受損,對興元路總管是個好事。

明年不但可以直接領軍去找漢中八寨收重稅,還可以強壓當地大族,讓承包稅收的大族多交稅。

完全沒有壞處,滿滿的全是好處。

那興元路總管為什麼要率軍出擊,打生打死吶?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