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原著中。
張無忌修煉九陽神功大成,幾乎沒怎麼練,七傷拳自己就成了。
可謂是水到渠成!
再想想那些因為急功近利,而強行修煉七傷拳而死的崆峒派高手。
何苦來哉?
太師父張三丰口中的震天掌。應該也是需要內功境界達標才能修行。
內功作為一個人武學基礎,可以分為三個維度。
1、內力的強度,如深厚無比,登峰造極、功德圓滿。
2、內力的精純度,如爐火純青。
3、內力的掌控度,如細緻入微,臻至化境。
但從武學理論角度來講,這三個維度沒有高低上下,前後之分。
想先修煉哪個都可以。
如果條件允許,甚至可以三個維度齊頭並進,一路橫推。
只是因為現在江湖兇險,大部分習武之人,都會選擇一條更快增強戰力的修行途徑。
以宋青書為例,年幼時,因黃金成長期修煉內力極快。故而苦修十年純陽無極功。
現在年滿16歲,再苦修純陽無極功的效果,開始大打折扣。
故而宋青書救下張翠山,謀求倚天屠龍功,練出無心忘我身法,串聯周身武學。
實力暴漲!
饒是如此,宋青書在江湖上走上一遭,也是險死還生。
而現如今,宋青書因內力不足與頂尖高手相爭。
短時間內又無法快速提升內力,便開始在內力的掌控度上花心思。
而其他的武林高手,修行武功的條件和進度,大部分不如宋青書。
甚至於很多時候,還要抽出大部分時間來江湖拼殺、賺錢生活。
這就導致很多高手將內功的強度,修煉到大成後,已經年近四十、五十歲。
到了這一步,再修內功強度,進度已經緩慢無比。
而且為了應付日後的年老體衰和暗疾復發。
這些高手會優先選擇修煉對內力的掌控度,爭取達到細緻入微的境界。
以此操控自己的內力,來滋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從而延緩衰老,壓制暗疾。
可隨著年紀越來越大,精力愈發不濟,內力滋養肉身的效果大打折扣。
所以才要修行內力的精純度,將自己的一身內力打磨提純,增強內力滋養肉身的效果。
而當內力的掌控度、內力的精純度這兩個基本盤徹底穩固後。
高手則會再重修內功的強度。以此來增加內力,提升戰力、持久力。
在原著中,白眉鷹王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屠獅大會期間,白眉鷹王年滿七十,與張無忌、楊逍合鬥少林三渡。
結果落了一個內力耗盡,力竭身亡的悽慘下場。
而像原著中的主角——張無忌,則是一個特殊的存在。
九陽神功修煉出的九陽真氣,至陽至剛,精純無比。
根本無需再打磨提純,也就沒有爐火純青這一道關卡。
而張無忌又是六年隱居苦修,一路將九陽神功修到大成,內功強度直接拉滿。
唯一欠缺的就是對內力的掌控度。
所以張無忌一出場,就在滅絕師太身上栽了大跟頭,被滅絕三掌打吐血。
可等張無忌修行乾坤大挪移之後,最後一塊短板,內力的掌控度也直接拉滿。
從此開啟了無敵、無雙模式。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