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武當素來交好,相送的規格自然不同。
宋遠橋讓宋青書將峨眉派眾人一直送到觀外。
宋青書自然是欣然領命。
峨眉、武當兩派的輩分,其實是有點怪的。
峨眉、武當的開派祖師郭襄、張三丰是至交好友,兩派素來交好,輩分原本是通著的。
也就是宋青書完全可以喚滅絕師太,師姐!
但是,滅絕師太此人性情要強,不願峨眉派低武當派一頭。
所以,滅絕師太走的是江湖通用輩分,即我是峨眉派掌門,張三丰是武當派掌門。所以二人身份地位相當。
但張三丰是前輩高人,所以滅絕師太會執晚輩禮,尊稱一聲張真人。
喚宋遠橋等人就是宋大俠、俞二俠,日後若是見到宋青書,不出意外,應當就是宋少俠。
所以,總會給人一種,咱們兩派不太熟的感覺。
說白了,就是在硬撐場面!
但其門中的峨眉派弟子,卻不能如此無禮。
今日來給張三丰祝壽,喊的便是張祖師。宋遠橋等人與之行平輩禮,峨眉派眾人更是連稱不敢。
當然,這種輩分亂的情況,應該會在紀曉芙嫁入武當派後有所好轉。
故而宋遠橋才會讓兒子宋青書,將峨眉派送到觀外。
即體現了兩派的情誼,又不至於讓峨眉派眾人不適。
武當山在唐朝末年,已名列為道教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九福地。
這幾百年間香火不斷,信眾繁多。日積月累下走出了一條可供跑馬上山的大道。
眼見峨眉眾人策馬而行,走的乾脆。
宋青書不由自嘲一笑:“唉,這下子可把峨眉得罪慘了,兩派的情誼估計快廢廢了。”
這倒不是宋青書信口雌黃、胡說八道。
在原著中,武當派為了救張無忌,曾寫信給峨眉派求換峨眉九陽功,結果那封信連封口都沒開就被退回來了。
可見,此事之後,峨眉派必然認定武當派包庇張翠山、謝遜,不想再搭理這個老相好了。
抬步返回道觀,宋青書不由琢磨起今日之事。
實際上,今日之事看似兇險,實則武當派有上中下三策可以應對。
上策:張翠山果斷將謝遜、殷素素賣了,然後喜提大義滅親的名號。
這一局面,估計也是各大門派、幫會最樂意看到的。
然而,張翠山沒選這條路。那就只能走中策和下策。
中策:張翠山死不開口,武當派為了保下張翠山,與各大門派、幫會交涉。
最後張翠山要麼自囚武當山,與殷素素斷絕關係。要麼成為武當棄徒,跑去天鷹教當女婿。
這個局面,只能說是雙方妥協下的產物,誰都不太滿意,但誰也都挑不出個不是。
下策,嘿嘿,就是武當派現在要面臨的局面,雙方一言不合打起來。
武當派打贏了,看似風光無兩,可實則暗藏殺機。
且不說,今天晚上有沒有趁夜闖山的,就是一些流言蜚語都能把武當派給埋了。
舉個小小的陰招,江湖傳言,謝遜和屠龍刀都在武當山藏著,龍門鏢局就是張翠山滅的。
嘿嘿嘿,你看看會有多少高手來武當山找麻煩。
正面打不過,背地裡下黑手還不行嗎?
以後武當派弟子,下山一個死一個,你還不知道是誰幹的。
煩死人了!
宋青書揉了揉太陽穴邁過門檻,將一眾正在忙碌的道人、道童全部召集過來。
片刻過後,這十幾名道人、道童皆是丟下手中還沒有完成的活計,結伴沿著右邊的山道投雷神洞而去。
雷神洞,本是一處天然的石洞。乃是武當山道人修煉清徵雷法和祈雨的場所。
宋青書上山後,正趕上大元朝廷年年撥財貨,讓武當山道人舉辦羅天大醮和祈雨等活動。
這些錢是武當道人的,自然是要用在道人身上。
故而,宋青書召集工匠,外修石殿,內鑿石壁。依託山勢修建了好幾處堅固無比的石殿。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