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人的思維果然有異於中土,居然是絲毫不擔心我出手殺了他們。還是他們聽說過我武當派的名頭,相信我武當派的門風?”
宋青書饒有興趣的打量了一番盤膝療傷的功德王。
這廝武功不差,若論單打獨鬥,高出風雲月三使很多。甚至比紫衫龍王黛綺絲還要高出一些。
剛才宋青書與之交手,已然看出一些端倪。
功德王這廝明顯是來中原有一段時間了,對中原武學多少了解一些。
在剛才的交手中,宋青書與功德王最開始時相互提防,十分謹慎的打成了菜鳥互啄。
話雖如此,其實二人最開始交手時大有說頭。
宋青書手上是剛猛的武當震山掌,腳下的梯雲縱卻是走了輕靈飄忽的路子。
蓋因為宋青書忌憚波斯明教那一門詭異的武功。
故而動用了已經修到大成的武當震山掌,更是將梯雲縱改走了輕靈飄忽的路子。
卻是做好了一招不慎,吃了波斯明教詭異武功暗虧,好及時脫身變招的準備。
至於功德王為何一開始走中規中矩的路子,大概也是先以試探為主。
等摸清宋青書武功套路後,再以雷厲手段擊敗宋青書。
只不過宋青書見他如此,心中不耐,故而立刻變招,以自創的狠辣爪功擒拿手段,逼功德王動用真本領。
一來二去,就打成了如今這副田地。
宋青書在洞內盤算,洞外卻是響起了打鬥聲和叫罵聲。
隨功德王一同前來的波斯人,見功德王被打入洞窟深處,再也看不見身影。
當下卻是一擁而上,想要救出功德王。
石窟洞穴外面,三十餘支火把在石窟前扭動。金漆彎刀映著跳動的火光,石窟映得如同煉獄。
張翠山左腕輕振,爛銀虎頭鉤挑起五條鎖鏈,鉤尖在“武“字起筆處畫圈,竟將寒鐵鎖鏈絞成麻花狀墨錠。
五名波斯教眾也被他這一絞,從人群中帶動了出來。
張翠山右手鑌鐵判官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這五人身上幾處穴位上落下。
未及收勢,已有七枚圓環貼著火把襲來。
而比圓環更早一步的是三把明晃晃的波斯彎刀。
張翠山背倚班駁巖壁,左腕一翻,爛銀虎頭鉤劃出半輪冷月,正絞住三柄波斯彎刀。
鉤身銀鱗在夕照中忽明忽暗,恰似他眉間那道時隱時現的豎紋。
“著!“
鑌鐵判官筆倏然刺出,筆尖在空氣中擦出尖嘯。
波斯教眾但見烏光三點,膻中、肩井、曲池三穴已同時微涼。
那三名用彎刀搶攻的波斯教眾踉蹌後退,內力已經是運轉遲滯。
就在此時,七枚圓環已然當頭罩下。
張翠山足尖點地,身形如展翅白鶴斜掠而起,虎頭勾在這七枚金環內側輕輕一勾。
七枚圓環便徑直飛過人群,深深的釘在了一棵大樹的樹幹之上。
剛一落地,爛銀虎頭鉤挑住兩支斜刺裡襲來的月牙戟。
鉤尖順著鎏金紋路遊走,竟將兩柄重兵刃絞成麻花。
火星迸濺處,他右手的鑌鐵判官筆已沾著夜露,在兩名波斯教眾的手腕神門穴點下。
“咚!“
有個戴金鼻環的壯漢怒吼撲來,張翠山旋身讓過狼牙棒,筆鋒點在他足三里穴。
教那二百斤的身子如醉酒般晃了三晃,輕輕坐倒在苔蘚叢中。
張翠山長嘯一聲,虎頭鉤勾住巖縫裡的千年藤蔓,人如青煙倒卷而上。
朗聲笑道:“諸位還不罷手嗎?”
笑聲未落,已然飛身而下,直撲波斯教眾陣中的高職人士。
此番爭鬥,張翠山不想謝遜再造殺孽,故而親自出手,謝遜雖知他心意,卻也擔心他不熟悉波斯明教,吃了大虧。
故而早已經將波斯明教的種種講了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這一次張翠山則是要擒賊先擒王!
判官筆尖已凝著夜霧,在沿途的幾名教眾肩井穴落下,
兵刃紛紛脫手,掉落在地。
當那名高職人士的單手劍,被虎頭鉤絞上九重天。判官筆點中他笑腰穴的剎那。
張翠山左手忽翻,接住墜落的劍柄。
劍身映出簇跳動的火光,他反手將單手劍插回那高職人士的空劍鞘。
鞘口白玉鑲著的聖火紋,正吻著未出鞘的三尺青鋒。
“諸位還要再打嗎?”
阿勒泰的瞳孔在火把映照下縮成兩點金芒,喉結上下滾動間,額角沁出的冷汗已滑過鷹鉤鼻尖。
他右手仍保持著揮劍姿勢,可劍鞘中的長劍,卻讓他感覺自己從未有拔過劍,指節僵如凍僵的鷹爪。
“中土...中土的武功...“
他生澀的漢語突然卡在“功“字尾音,原是判官筆尖正懸在他喉結三寸處。
筆鋒未至,凌厲氣勁已刺得他面板浮現出細密的冷汗。
另一方位,三江幫一位舵主捏碎了掌中核桃。
死死的盯著謝遜和那柄未出鞘的屠龍刀,對身旁另一名舵主低聲道。
“這些波斯人,整天裡吹噓他們有多厲害,如今看來不過如此。”
另一名舵主見勝負已分,塵埃落定,當下向張翠山抱拳行禮:“敢問張五俠,這個金髮老者可就是惡貫滿盈的金毛獅王謝遜?”
聞聽此言,張翠山面色不由一暗,半點笑意也無。
見實在遮瞞不過,所幸直言相告:“正是在下的義兄,金毛獅王謝遜。”
那三江幫的兩位舵主在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後,立刻抱拳告辭道:“請張五俠待我二人向玉面江龍宋;宋少俠問好。”
言罷,帶著手下的眾人抽身而走,沒有片刻停留。
張翠山看著代表三江幫一行人的火把越行越遠,直到出海。
心知三江幫的人一走,義兄謝遜的的訊息,很快便會傳播開來。
不知又要引來多少江湖高手和勢力。
……
燈火通明的房間內,三江幫幫主傅天仇端坐主位,指節輕叩扶手,發出清脆的聲響。
下手跪著的兩名舵主低垂著頭,聲音壓得極低,卻字字如刀,將二人上島後的見聞一五一十的講了。
尤其是金毛獅王謝遜的下落,與波斯明教不敵宋青書與張翠山之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