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第一大派,底蘊深厚,最早發跡於受朝廷盤剝的鹽工,後乘著元朝攻滅南宋後,時局動盪發家。
最強盛時,曾率眾起義,反抗大元朝廷的剝削。
那一戰,海沙派抓住了大元朝廷與倭國海戰,將南宋的眾多降兵消耗一空,東南沿海兵力空虛的戰機。
海沙派各分舵精銳全出,千帆過境,席捲整個東南沿海,徹底從大元朝廷手中搶奪了絕大多數的鹽場。
讓大元朝廷吃了一個結結實實的暗虧,最後只能退讓一步,形成了海沙派承包鹽場的事實。
如今大元朝廷所能控制的沿海鹽場,則是從蘇杭之地往北,以南的則大部分歸了海沙派。
以至於,在這些地區海沙派明目張膽的運輸販賣私鹽,而當地的官方視而不見。
發展到如今,已經形成近百餘家以各大鹽場為中心的家族門派勢力。
其中不乏武學名家!
只是海沙派做的是暴利的私鹽生意,吃的夠飽。
一心為賺錢,並沒有多少心思在江湖上廝混。
由於其特殊的門派情況,所以海沙派的首領並非是掌門人,而是總舵主。
其人選也並非是由武功最高強,德行最高尚者擔任。
而是由最擅長經營的人來擔任。
所以在江湖中,能遇到的海沙派中人,多是各地分舵負責運鹽、販鹽的底層人手。
長久以往,便給人一種海沙派武功平平,沒什麼高手,只能靠著毒鹽害人的印象。
便是其上一任總舵主元廣波,也是被謝遜捏著嘴巴倒進了滿滿一碗毒鹽,毒發身亡。
而另一方面,神拳門同樣發跡於大元攻滅南宋之後。
由於南宋的大部分降將降兵,都被大元朝廷藉著攻打倭國的戰爭,報銷在了汪洋大海。
導致整個東南的武學水平極限下降。
又因為大元朝廷將原南宋的百姓劃分為最底層的第四等人:南人。
頒佈瞭如南人不得騎馬,不得坐轎,不得持鐵器等等諸多禁令。
導致東南的百姓極度缺乏自我保護的手段和安全感。
於是乎,剛剛從崆峒派自立出來的神拳門,在來到東南地界後。
當真有了些:山中無老虎,猴子稱霸王的意思。
最初只以教授拳腳功夫為主,後來慢慢的開始教授長短棍等防身武器。
可以說,無論是富戶人家想學習拳腳自保,還是貧苦人家想學拳腳改命。
在東南地界,神拳門絕對是最佳的選擇。
神拳門發展到今日,門派內雖並無多少高手,但其門下弟子遍佈東南。
上至達官顯貴,下到販夫走卒,皆有神拳門的弟子。
其中護院、鏢師更是重頭戲。
這也是為什麼在十多年前,殷野王、殷素素在毒翻俞岱巖後,找到龍門鏢局押運的原因。
因為在他們眼中,整個東南地界,也就出身少林派的龍門鏢局有些看頭。
其他那些出身神拳門的鏢局都不能入他們法眼。
便是當時的神拳門門主:過三拳。
也是在對著謝遜連發三拳後,被謝遜渾厚的內力活活反震而死。
簡而言之,無論是海沙派還是神拳門都是門派中的異類。
海沙派更像是幫會,而神拳門則是更像是武館。
只不過兩者之間的巨大差異在於,在武功方面。
海沙派給人一種很菜的感覺,實際上扮豬吃老虎。
而神拳門是真的菜,沒有門中這麼多年教匯出來的弟子關係網幫襯。
只怕早已經被崆峒派的神拳門給清理門戶。
隨著時間的推移,除卻海沙派、神拳門、三江幫也同樣登島。
唯有一直引導他們登島的巨鯨幫缺了席。
他們四家是得到訊息最早,也是行動速度最快的江湖勢力。
不可否認,在大海上航行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其他內陸門派或者小門小派,並沒有能力這麼快趕來島上。
此時大多都還在路上,也不知需要幾日才能到齊。
“巨鯨幫那群海老鼠,居然連登島報仇都不敢…”
“我三江幫只要謝遜人頭,屠龍寶刀,兩位誰有興趣,可自取之。”
就在海沙派、神拳門、三江幫三方首腦會面商議之時。
只見武當派的營地中升起一團團大型篝火,短時間內照亮營地附近。
與此同時,自營地內走出一支高舉者火把的隊伍。
只聽的一聲爽朗的笑聲:“哈哈哈,諸位遠道而來,深夜拜訪,我武當派忝為東道主,有失遠迎、有失遠迎啊!”
來人正是宋青書,此番他被三江幫在海上追著咬了一路,實在是憋屈無比。
如今見居然有人膽大包天,深夜登島來犯。自然是要出來好好教育教育他們。
目光掃過三江幫時,宋青書更是皮笑容不笑的抱拳:“傅幫主,好久不見!”
似乎是老友重逢,相互間打個招呼,而不是這些天一直在糾纏搏殺仇敵。
以己度人,宋青書其實並不反感這些江湖勢力,違背在英雄大宴的約定,現在就跑回來報仇。
類似的情況,在他前世只會更多。
比如一些犯罪分子在被警察趕到時,就已經被憤怒的民眾給打死打殘。
亦或者一些兇手在被警察帶著指認現場時,會有憤怒的家屬衝上來想要殺掉兇手,以至於期間會與負責阻攔的警察進行打鬥。
兇手和犯罪分子,究竟是要接受苦主的審判還是法律的審判。
是一個很值得深思的問題。
同樣的,在宋青書看來,為了武當派的顏面,張翠山的江湖道義。
死傷自己麾下眾多人手,究竟值不值得?
那麼有沒有一種兩全其美的辦法?至少不用死那麼多自己人。
須知,今夜登島的三家,不過只是開胃菜罷了,難啃的骨頭還在後面。
而宋青書帶出來的這些人,可都有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