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的一聲,在大樹的樹幹上斜砍一刀,只聽得砰嘭巨響,大樹的上半段向外跌落。
張翠山、殷素素、張無忌走過去看大樹的斜剖面時。
只見樹心中一條條通水的筋脈已大半震斷,有的扭曲,有的粉碎,有的斷為數截,有的若斷若續。
張翠山和殷素素才得以一窺七傷拳的神妙之處。
此時宋青書雖是一連退了七步,卻是用內力護住了五臟六腑。
並將攻入體內的七股截然不同的勁力,透過後退的方式,一步步洩了出去。
只是面子上不甚好看,實則絲毫傷勢也無。
而宋青書之所以甘願冒險,折損顏面,則是因為想要親身體驗一次七傷拳的勁力奧妙。
好比後世打預防針,有了這一次的經歷和感悟。
宋青書日後再遭遇七傷拳,便不會那般的束手束腳。
反觀關能!
這位崆峒五老之首,成名數十載的江湖名宿。
在拳掌交擊的剎那,臉色驟然劇變!
他感覺自己那足以震碎人心脈的七傷拳勁,竟像是撞上了一堵由精鋼澆鑄、內裡卻蘊含火山般爆發力的厚重鐵壁!
一股難以想象的、至剛至陽、沛然莫御的雄渾掌力,如同怒海狂濤般反震回來!
不僅瞬間將他七種勁力衝散了大半,更有一股摧枯拉朽的震盪之力,狠狠撞入他的手臂經脈,直透臟腑!
“噗!”
關能喉頭一甜,強行將湧上來的逆血壓下,只感覺自己要被震的離地飛起。
心道一聲:“要遭!”
急忙施展千斤墜的功夫穩住身形。
他是成名幾十年的江湖名宿,極為在乎顏面,豈能敗於一介小兒之手,晚節不保?
一震一墜之間,關能體內體內氣血翻江倒海,真氣亂竄,一張老臉漲紅如血。
崑崙派的西華子在近處看的分明,心中暗笑:“這關老兒,受一世虛名所累,死要面子活受罪……
倒是宋青書,雖然剛闖出了威震大江的名頭,氣勢如虹,
但其年紀輕輕,就算是敗於關老兒之手,也是無傷大雅,反倒是能讚一聲雖敗猶榮。”
西華子與關能很早以前就不對付,雖不說拳劍相向,卻也是冷嘲熱諷。
蓋因為西華子認為崑崙派強過崆峒派,自己的江湖地位要蓋過崆峒五老之首的關能。
而關能則認為自己作為崆峒五老之首,足以與六大派掌門相提並論,更要高過西華子等人一籌。
爭名奪利,在江湖上實在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好在二人極少撞在一起,還算剋制,並沒有動手一較高下。
周圍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被這電光火石間的交手結果驚呆了!
誰都沒想到,崆峒派居然會第一個出頭,硬剛武當派。
而宋青書竟敢硬接七傷拳,還只是稍顯窘態,並沒受傷。
須知近些年來,因為少林派空見神僧死在七傷拳之下。使得崆峒派七傷拳的名頭更是大了許多,可謂是如雷貫耳。
這些人中又數金花婆婆最為驚訝,她一路行來,對宋青書的實力很是瞭解,自忖真要是生死搏殺,當在伯仲之間。
而如今,見宋青書居然在七傷拳手中吃了虧,再聯想到空見神僧之死。
不由心中驚駭:“這七傷拳居然如此了得,不愧是崆峒派的鎮派絕學…”
場上,關能不及壓住體內沸騰的氣血,便看清了宋青書踩出的那七道深深的腳印。
這七道在甲板上踩出的腳印,大小、深淺雖然相同。可若是仔細觀察,則會發現每一道腳印在甲板上留下的紋路各不相同。
關能乃是崆峒五老之首,這五人中數他年紀最大,武功最高,在七傷拳上的造詣最深。
一眼便看出了其中的端倪,當下不由倒吸一口冷氣。
驚怒交加,心中狂吼:“該死,武當派果然從謝遜惡賊手中得了七傷拳的秘籍,該死!該死!”
早在得知張翠山與謝遜乃是結拜兄弟時,崆峒派就一直擔心這個問題。
如今見宋青書能夠洩掉七傷拳勁,無疑是坐實了他們的猜想。
如何不驚?如何不怒?
就在此時,忽的一道修長的人影閃到近處,抬手便是一掌當胸襲來。
卻是宋青書主動出擊!
關驚怒更勝,不及多想,七傷拳再次用出,與宋青書拳掌相交鬥在了一起。
這一次二人皆未後退,反而是不約而同的選擇了近身纏鬥。
方寸之間,二人貼身短打、你來我往,拳掌翻飛,激烈非常。
看的一眾江湖高手,心中都是暗自捏了一把汗。
暗自心道:“七傷拳威力巨大,最適合貼身短打,一經觸身,不死也是重傷。
宋青書當真了得,居然能在關大爺手上走過這麼多招,無愧於威震大江的名頭。”
在江湖上,門派中人大多靜心潛修,平日裡的名聲,也多是由年輕弟子下山遊歷江湖時闖下的。
這也是那些江湖幫會鄙視門派的原因之一。
畢竟一個個門派武功,在江湖上傳的神乎其神。
結果門人弟子極度缺乏江湖經驗,一頭栽死在江湖中的數不勝數。
這就導致了一個幫會對門派的刻板印象:“一幫子自吹自擂的貨色。”
而他們用鬼域伎倆害死了門派中人,自然不可能傻到大肆宣揚。
等到門派得到訊息,再派遣門人弟子來查,
江湖中,不乏這等沒有頭緒的懸案。
故而數遍江湖,江湖成名的大多是常年混跡於江湖,拋頭露面的人物。
崆峒派雖居於六大門派末流,但也正是因為如此,崆峒派才更貼近於江湖。
在江湖上,崆峒五老的名頭不可謂不大,加之成名又早。
江湖上多尊他們一聲關大爺,宗二爺,唐三爺,常四爺,汪五爺。
已然是一代江湖名宿。
今日關能與宋青書一戰,拖的越久,關能越是面上無光。
正所謂此消彼長,宋青書卻是因此名氣大漲,坐穩了這威震大江的名頭非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