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說一,開新馬甲基本是切書當太監後的穢土轉生之法。
別問為什麼,至少維裡穿越前所認識的許多作者都是這樣,這裡嫌成績差了,那裡嫌劇情歪了,然後咔嚓直接進宮,姿態好不豪邁。
至於維裡本人?他這樣的可憐小撲街能夠過稿簽約恰個全勤就算謝天謝地了,哪裡能像那些大佬們一樣說噶就噶啊?
小說不是韭菜,噶了後可不一定能再長出來呀!
但是在眼下這種實體傳統文學和連載融合的有些抽象的異世界,開新馬甲卻又是當下一個很好的方法。
一來便捷的寫作手段並未普及,不是所有的作家都有維裡的打字機,所以創作週期拖得很長是一件非常普遍且正常的事情。
而在其他作家寫出一本書的創作週期裡,維裡有科技魔法工具的加持,寫完兩本同等篇幅的書完全說的上輕輕鬆鬆。
二來……如果不開新馬甲,怎麼能夠平地起驚雷,重鑄爽文榮光呢?
維裡自認為他自己的經歷都能證明這一點。
如果不是此前數場風波帶來的影響,《霍位元人》以及躍馬客棧絕對不會像現在這樣在冒險者群體和貴族群體中享有如此知名度。
一本史詩故事和賣史詩故事的酒館?嗯,有些新奇。
那如果是“一家因為出售史詩故事而被競爭對手敵視,寧願冒天下之大不韙勾結盜匪都要打擊汙衊的酒館”呢?
這下說什麼都要去看看了吧?
更別提還有種類繁多,人人都可能中大獎的抽獎活動!
太偉大了,抽獎機率的無形大手!
故事也是一樣。
寫書這東西從某個角度和當大廚差不多。
一個作家的特長和領域就像這位大廚的拿手菜——不管你是川菜粵菜湘菜還是其他什麼菜,願意看下去的讀者那就是奔著這道菜來的。
如果發現端出來的菜不是自己想吃的,就像幾乎已經被認為是在“籌備《霍位元人》後續故事”的維裡忽然端出來一本《基督山伯爵》一樣。
先拋開書的質量不談。
我想看《霍位元人》後續你拿出來本這個?
那不是欺負老實人嗎!
因此《基督山伯爵》如若以維裡·奧爾科特的名字直接發表的,引起的反響大概不會太激烈。
反響激烈那也多半是負面反響,然後繼續開始盛傳維裡吃上皇糧了沒了初心了,連《霍位元人》這樣的史詩鉅作的續集都不寫,光去寫《基督山伯爵》這樣書名看上去就像是給貴族立傳歌功頌德的書了。
所以現在維裡傷腦筋的地方反而在於該如何讓《基督山伯爵》在剛對外露臉的時候儘可能不帶上自己和金鳶尾出版會的痕跡。
炒作向來不是什麼簡單的事情。
不留痕跡的自我炒作更是如此。
維裡一路沉思,回到書房剛坐下,房門便砰的一聲被推開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