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懷生不在意林淮東的無理行為,繼續說道:”你在劇中的表現非常靈動,正符合我們對二十加年齡人群的一個最初的設想,他們剛剛接觸社會,正是一個對什麼事情都好奇,情竇初開的年紀,正是需要一個靈動的人去演繹。”
聽到這句話,喬木有一些不同的意見,她認為在顧懷生這個見解中,二十歲的人有些被小看,他們明明也充滿了創造力。
但是喬木並沒有打斷顧懷生,而是等顧懷生把接下來的話說完。
顧懷生繼續說道:“但是後來又看了您的其他表演,以及看了《心動挑戰》,還有您在《念奴嬌》劇組試鏡的兩場戲,我和我的團隊有了不一樣的見解。二十歲正是充滿無限可能的年紀,他們不應該被限制,也不應該定義,我覺得您很符合我們的形象標準,百變獨特,有自己的自主意識,也會賦予二十加人群意識覺醒。”
真正說服喬木的是這最後一句“意識覺醒”。
尤其在喬木聽來,這話從一個書中的人物嘴裡說出來,顯得有些詼諧。
他們都是書中的一個人物,充當著npc的存在,卻要自己給自己設定自主意識,讓自己活過來。
這個設定略顯奇特,但是正是這句話喬木才決心一定要當這個代言人。
顧懷生的話,讓喬木思考。成為書中的人物,就一定按照書中的劇情去走嗎?
書中的女主角是梁靜瑤,男主角是沈既白,那她就要任由梁靜瑤對她虎視眈眈,傷害她而不為所動嗎?
難道她就真要按照書中的走向去當一個惡毒女配嗎?
難道沈既白擁有的東西她就不能擁有嗎?
喬木在這一刻終於想明白了,她是一個擁有自主意識的人,她已經覺醒,就絕不可能按照書中的情節去過別人設定的人生。
她要找到屬於自己的路,她要光輝強大,她才不要做嬌滴滴的角色,一直以來困擾喬木的疑難問題終於得到了答案。
這個問題就是,她為什麼非進娛樂圈不可,為什麼一定要在三年後重蹈覆轍。
喬木當時是下意識的同意林清的想法,現在喬木明白了,是她自己心之所向,演藝生涯是她夢寐以求的。
她想演繹不同樣的人生,體驗不同的人生,去挑戰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她更想成為一個巨星,擁有挑選的權利,擁有主導的權利。
她更想那些喜歡她的人會因為她的作品而受到鼓舞,變得堅強,喬木想的太多太多可能,但這些都基於一件事,她是真的熱愛演藝行業。
顧懷生的話已經說完有一段時間了,他在等著喬木的反應,喬木終於從自己的困境中走出,這一瞬間豁然開朗,整個人的氣質都變得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