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第一財閥的誕生

第39章 炒房跟規劃

這也就是極限了。

社群店競爭也大,多以那種小而貴的水果店佔主流。

他們這種進來無疑有些欺負人。

沒法,商業就是這樣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

八月份目標就是投資十家社群店。

到了十五號,因為七月份沒有充值活動。

整個騰昇水果七月份利潤也就三十六萬。

分到宋妍希手裡的才十九萬。

值得一提的是十家社群店位置全部找好,錢砸下去後,預計九月初都能開業。

主街五家店還在跟農果園大打價格戰。

能勉強維持不虧本就已經是極限了。

除他們跟農果園外,附近那些小的水果店已經死得不能再死。

兩邊還在僵持,他也沒去管。

到了八月下旬,陳平生將自己的核心精力放在調整總部結構上。

目前騰昇水果主要分兩種店鋪。

一種就是商業街的水果超市。

這種投資一般不會低於150萬到200萬。

另外一種就是社群店。

這種投資一般在30萬到60萬之間。

兩種店鋪形式不一樣,管理標準也是有區別的。

好比水果超市,因為店鋪太大往往還要加入一些水果外的特色產品。

比如零食,地方特色等。

社群店就不同了,店不大專賣水果就行。

陳平生覺得水果超市大有往商超發展的趨勢。

目前主要做的就是細分管理。

也就是將店鋪的流程跟管理都細分化,形成標準後再往下推廣。

外賣這邊也要加大推廣力度。

他們能將水果損耗率控制在行業最低標準,一來就是因為價格實惠店鋪客流大。

從而形成了高週轉率。

二來就是因為外賣。

外賣讓他們將水果損耗降到了最低。

將這些具體業務標準化後,陳平生又開始規劃騰昇水果的財務。

總體來說,現在的股份制還是有些亂的。

小的時候將就著用還行。

大了之後就不太適合了。

主要還是騰昇目前的股份還是以門店股的形式來分配。

這就很不利於總部管理了。

陳平生找財務部進行整體核算,目的就是為了將門店股收到總部後再統一分配。

經過這次核算。

財務部給出的方案是陳平生個人股份不動,依然是51%。

張濤,劉景,陳浩他們都是8%。

加起來就是40%。

老郭拿剩下的9%。

所有人都將自己旗下的門店股移到總部來。

他還給騰昇定下兩條規矩。

每個月15號分錢,雷打不動。

第二就是永不拿賬戶公款開店。

這點其實很關鍵,要知道騰昇公款賬戶上長期趴著幾千萬,這其中大部分都是未結的貨款。

他要是拿這個錢開店,不到一個月就可以鋪滿石景山。

這其中的誘惑,無疑是很大的。

只是風險也高,一旦企業出現危機,公款上的錢被挪用後,極容易導致資金鍊斷裂。

多少老闆都是這樣把自己玩到跑路的,數都數不清。

所以,他必須拒絕這個誘惑。

開店只能由他們這些股東自掏腰包。

有錢就開,沒錢就停。

絕不幹那種所謂的資本遊戲。

八月份,陳平生將騰昇總部重新規劃後,正式掛牌騰昇集團有限公司。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