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倒不是清高,看不起收破爛,而是自己年紀輕輕是個寡婦,這難免人多嘴雜……
李桂花沒有強迫她,讓她多想想,想通了就來家裡找自己。
最後才去了李招娣婆家所在的鄭家村。
沒想到女兒沒見到,倒是見到了招娣的一兒一女,今天都放學在家。
兩個小傢伙蹲在門口玩泥巴,看到她了兩條小短腿噔噔噔跑過來,嘴裡分外熱情:“姥姥來了!姥姥來了!”
小兒子鄭志勇五歲,蹦躂得老高:“姥姥,你上次買的大白兔好甜啊,可惜媽只給我們倆吃了一顆,就說要留著下次過節才能吃了。”
大女兒鄭友兒七歲,抿著唇,有些害羞:“姥姥,新衣服我們也看到了,媽給我們洗好收好了,留著過年穿!”
李桂花哭笑不得,“沒事,姥姥今天再給你們買回來。”
鄭友兒搖搖頭,“夠了,我和弟弟有吃有喝的,姥姥別花錢,這樣可以少撿些垃圾,您和媽媽也少辛苦些。”
小的跟著附和,“對呀對呀,姐姐說的都對呀!”
李桂花心裡感觸頗多,她上輩子不在乎招娣,更別說這倆外孫,基本上也就沒拿正眼看過。
現在猛然發覺,這倆小孩這麼可愛的嗎?
這比家裡那幾個逆子看著令人賞心悅目多了。
母女倆重新出發去各個村裡收破爛的路上,李桂花問了兩個孩子的學習情況,得知他們都在學校唸書後安了不少心。
“以後他們倆的學費老孃出,你們夫妻倆的錢,多給他們做點好吃的,瞧那倆小猴子瘦的。”
“媽,不用了,三弟還要讀大學呢!”
“他能不能讀再說,還有,給你女兒改個名字,友兒有兒,你老孃以前沒文化想不通,你也不爭氣,同意給自己閨女取這種名字?”
李招娣被罵得一聲不敢吭,連連點頭,“我回去了就和鄭華說。”
李桂花坐在車廂上,看顧著昨天鄭華幫忙改裝的加長板車。
後面按了兩個輪子,直接架到三輪車上,需要時就鎖緊,不需要時還可以取下拖板,這樣大大提高了效率。
可惜現在拖拉機還沒有取消購買限制,否則她有錢了高低要整一輛。
自從李桂花勞動者光榮的名聲打出去之後,兩人今天沿路收了不少東西。
大家對她們有了信任,同時也放心這樣不會牽扯到自己,還能用家裡的廢物換點些補貼,何樂而不為?
東西多了,李招娣在前面騎得也費勁,李桂花便下車來走,遇上土坑了再時不時推一把。
最後這一趟賣了十一塊三毛錢。
拋除收購的成本三塊,她們淨賺八塊三毛錢。
李桂花照例拿了四塊,“你騎車費力,多的自己留著。”
李招娣激動得算了半天,“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得十,媽,要是每天這樣,我們一個月下來可以掙一百塊!”
這比什麼都掙錢,可以抵城裡兩個人的工資了!
李桂花:“……回家讓你女兒教你學算數。”
她自己雖然不識字,但算數還是沒問題的。
看著女兒的喜悅,她忍著沒說,除開銀行存款一萬九,她這段日子出出進進的,加上機械廠廢品售賣掙的錢。
她現在手裡有五百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