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唐太宗

第102章 另外一個角度(三更,3k,求訂閱求月票~)

……我想回家,想回蘇州,想再和他一起去捉蟋蟀!

“王爺不用擔心,有某在,勿憂。”孫思邈將李元嬰放到寢榻上,兩根手指搭在他左手手腕,三息後,疑惑地問道:“王爺酷愛狩獵,怎麼會有暈血之症?”

“孫公,某沒殺過人,更沒遇到過大規模廝殺。”李元嬰有些心虛地說道。獸血的味道和人血不一樣,而且,某都是一箭射殺,以流血最少的方式。更重要的一點是,某隻負責射箭,不用撿拾獵物。

孫思邈愣了下,啞然失笑,說道:“王爺說的有理,是某想法有失偏頗,更衣後歇息片刻,某去煎一碗安神湯,不要回想剛才的情景。”

李元嬰:“……”

孫公絕對是故意滴!你不提某還不會回想,為什麼都欺負孤單可憐弱小無助的某!

孫思邈離開後,春桃輕聲問道:“王爺可要沐浴,多少還是有些血腥氣。”

李元嬰坐起身來,感覺還是有些腿軟……不知道那些穿越前輩,尤其是上戰場殺敵的前輩,是怎麼適應戰場的血腥和殘暴的?深吸了口氣,有些虛弱地說道:“扶我去浴室,今夜你和夏瓜值夜。”

當時不應該看向地面,只看那些掛在牆頭的人……牆上也有血跡,只是在玉蘭樹和槐樹的遮掩下,顯得沒有那麼多,還有,榆錢很美。

在浴室待了兩刻鐘,剛換好中單,擦乾頭髮,準備歇息片刻的李元嬰,聽到門外傳來小包子帶有哭腔的聲音。

“阿叔,阿叔!”晉陽公主小臉上帶著淚花跑進來,後面跟著同樣眼睛紅紅的李治,還有一臉擔憂的李世民。

李元嬰半蹲下身子接住晉陽小包子,輕聲安慰道:“勿憂,兕子勿憂,阿叔無事,只是親事受了點輕傷。”

晉陽公主仔細打量後,確認李元嬰身上沒有血跡,才放下心來,看向李世民,怒道:“阿耶,一定要將那些人梟首、腰斬、車裂!”

敢刺殺阿叔的人,都該死,還要死無全屍,不得超生的那種!

李世民抱過晉陽來,輕輕拍著她的後背,安撫道:“刑部尚書、御史大夫和大理寺卿會一起審訊人犯,我絕不會輕饒那些賊人。”

刺殺親王,還是當街刺殺,更是在白日裡,當大唐朝堂上下都是死人嗎?幼弟並沒有得罪什麼人,除了魏玄成。一篇陋室銘,讓他們兩個早就盡釋前嫌,成為忘年之交。

難道和幼弟最近做的事情有關?有人不想他幫吾出謀劃策!

李元嬰看到李世民眼裡閃過的冷冽,在春桃服侍下穿好圓領衫,輕聲問道:“阿兄懷疑和選花魁有關?”

李治接過春桃手裡的玉帶,幫李元嬰束好,轉到他身後輕拍後背,看到他沒有打顫,終於放下心來:阿叔果然沒有受傷,沒有強忍著騙兕子。

李元嬰白了李治一眼,說道:“臭小子,我連車都沒下,怎麼可能受傷?杞人憂天。”

接過春桃端過來的湯藥,一口飲盡,說道:“我只是有點暈血,喝過安神湯就無事了。”

“暈血?”李世民如同聽到無稽之談一般,狩獵時數你能跑,怎麼可能會暈血?還不如你砍人砍累了,更有可信性。

李元嬰拿起一顆蜜餞來吃,去除嘴裡的湯藥味。坐到李世民身邊,很無奈地說道:“阿兄,我沒殺過人,也沒去大理寺或者刑部參觀過行刑。和你去看他們演練,也只是坐在高臺上,他們也沒有流血受傷。”

猶豫一下,還是很小聲地問出來,“阿兄第一次上戰場時,不會手腳打顫嗎?”

李世民想起大業十一年,那位表叔在雁門被突厥包圍,跟隨屯衛將軍雲定興去解救,大張旗鼓來設定疑兵……“沒有,只是擔心計策不能奏效,需要與始畢可汗死磕。”

至於攻打魏刀兒那一站,帶領騎兵突圍而進,衝散敵軍,在敵營之中救出阿耶,只覺得很興奮,熱血沸騰。

“阿兄,我只是個普普通通的少年,不是你這種天驕。”李元嬰耷拉著肩膀,十分沮喪地說道。有些人就是天生的悍然無畏,後世那位偉大的教員評價阿兄: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則朱元璋耳。

而後者對阿兄的評價則是:惟唐太宗皇帝,英姿蓋世,武定四方,貞觀之治,式昭文德……皆有君天下之德而安萬世之功者也。

至於他兒子那位有名的大帝,評價又是另外一個角度:若唐文皇帝,倡義靖難,定天下於一。躬擐甲冑,至履弘堂而登睿極……盡忠於國,雖仇必賞,心懷異謀,雖親必誅。

某位酷愛打牌的北大校長說過:歷史是一個很服從的女孩子,她百依百順地由我們替她塗抹起來,裝扮起來。

李世民:“……”

……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