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您這個想法實在太難辦了,允王殿下如今在外邊威嚴愈發的大,影響力也非常的大。”
“你想要打壓他,除了打仗還能有什麼別的辦法?百姓就這些不是站在您這邊,就是站在他那邊。”
有幾個大臣實話實說,他們都是上了年紀的,更能看得清楚事情本質,
他們當然也知道皇帝為何總是推脫,但當時做那些事情的時候,就一定要想到承受後果。
絕不能半路退縮,不然顧希辰就徹底站在上方,把所有的名聲撿過去,他們也就不用活了。
“那你們說我派誰出去打仗比較好?朝廷人才凋零,雖然各地計程車兵不少,但有很多都是不可用的。”
“這是家醜,總不能為了打羽毛把邊境士兵調過來吧,若是匈奴踏上地界,你們去解決問題。”
也不知道是不是回光返,照皇帝總算是有了一絲絲的理智,知道什麼事情重要,什麼事情比較輕。
如果此事放在以前,他一定與顧希辰硬碰硬,可現在卻不一樣了。
最重要的還是要守衛國土,本來朝堂就已經夠亂,如果外敵在侵入,只怕整個國家會搖搖欲墜。
他不想要做罪人。
“不如就讓大將軍去吧,正好大將軍最近不是閒在京中,也不需要領太多精銳士兵,允王剛剛出去,不成氣候。”
“只是一小隊人馬就已經足夠用,我們要做的是鎮壓,並不是將對方打的落火流水,都是一家人,沒必要。”
有幾個人保持著理智,眼看著皇帝的心態變了,他們也跟著變了起來。
話語說的極其好聽,大多數都在向著顧希辰為顧希辰考慮。
雖然不知道話為什麼會說到這種地步,但只要皇帝喜歡不就可以了嗎?
最終服務誰他們還是要分得清楚的。
“是啊,只要分出一小隊人馬就可以了,能談判就儘量的談判,反正殿下如今已經到了他的封地。”
“不想回來可以一輩子生活在那裡只有一個要求,不要擁兵自重。”
這些人說話不再像剛剛一樣戾氣特別重,要是選擇好說好商量。
主要顧希辰那邊的狀況不容小覷,不能把話說的太滿,不然到最後發生意外並沒有人能解決。
更何況按照目前的狀況來看,顧希辰不算主動攻擊,只是在撿漏。
“我覺得這個方法不錯,不如就大將軍出去調解吧,我記得從前你與顧希辰也算認識,關係還行。”
“只是後來多了下毒的事兩人才鬧掰的,我知道你心中不痛快,但你就當是為朕,為天下百姓考慮。”
皇帝說的大義凜然,大將軍滿臉嫌棄,原本想要推脫。
仔細一想還是點頭答應,這不就相當於和顧希辰對接。
放在別人手中他還真不放心,正好可以趁此機會互通訊息,他當然希望顧希辰打上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