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罷,那弟子轉身快步向峰上行去。另一名弟子則示意羅宇在一旁等候。
約莫一盞茶功夫,先前那名弟子返回,對羅宇道:“羅師弟,孫長老有請,請隨我來。”
“有勞師兄。”羅宇道謝,跟在那弟子身後,踏上了通往半山腰的石階。
一路行去,羅宇暗暗觀察。
紫竹峰上的建築並不奢華,卻與周圍的竹林、山石融為一體,透著一股自然雅緻的韻味。
這裡的弟子行走間也顯得更為從容自信。
不多時,引領的弟子將羅宇帶到半山腰一處被茂密竹林環繞的院落前,道:“羅師弟,此處便是孫長老的靜修竹苑,長老吩咐你自行進入即可。”
“多謝師兄引路。”羅宇再次道謝。
待那引領弟子離開,羅宇才轉向院落,院門虛掩,上懸“靜修竹苑”四字匾額。
他深吸一口氣,上前輕輕叩響了院門。
“篤篤篤。”
“進來吧。”一個蒼老而溫和的聲音從院內傳來。
羅宇推開院門,只見院內佈置雅潔,一株不知名的古樹枝繁葉茂,樹下襬著石桌石凳。
孫思邈長老正坐在一片竹影之下,手中捧著一卷古舊的符經,看得入神。
“弟子羅宇,拜見孫長老。”羅宇躬身行禮。
孫長老放下符經,抬眼看向羅宇,臉上露出一絲微笑:“是你啊,羅宇。算算日子,課程結束也有一個多月了,你今日前來,可是修行上遇到了什麼難題?”
“長老慧鑑,”羅宇恭敬道。
“弟子這兩個月來,謹遵長老教誨,勤加練習那五十種基礎符篆。大部分符篆的繪製已漸趨熟練,只是有幾種符篆,如纏繞符、土牢符、迷霧符等,弟子感覺在靈力運轉和符文勾勒的契合上,總是差了一絲火候,成功率難以穩定提升,特來向長老請教。”
羅宇所說的這幾種符篆,確實是他目前掌握程度相對較低的,他將這些早已清楚的難點包裝成請教的問題,顯得十分自然。
孫長老聞言,點了點頭,示意羅宇在對面的石凳上坐下。
“你說的這幾種符篆,的確比尋常攻擊、防禦符篆對靈力的精細操控要求更高。纏繞符貴在靈力如絲,綿延不絕;土牢符則需靈力厚重,凝而不散;迷霧符則講究靈力輕盈,瀰漫均勻。你具體說說,在繪製時遇到了哪些困惑?”
羅宇便將自己遇到的幾個問題,有條不紊地向孫長老一一闡述,間或還會提及一些自己對符文的理解和嘗試。
孫長老靜靜聽著,時不時頷首,眼中露出思索之色。
他並未因為這些問題在之前的課程中講解過而有所不耐,反而針對羅宇提出的具體困境,給出了更為細緻和具有針對性的指點。
“……譬如這纏繞符,你感覺靈力在中途容易斷續,不妨在起筆之時,便將神識與靈力高度統一,意想靈力如春蠶吐絲,那一縷意先於筆鋒,牽引靈力……”
“至於土牢符的符腳收尾,你覺得難以做到厚重沉凝,那是因為你過於追求符文形態的完美,反而忽略了土行靈力的本質。土者,載物也,其性沉穩。你需在落筆時,將一股鎮壓、穩固之意念,伴隨靈力一同灌注……”
孫長老的解答,深入淺出,點出了羅宇忽略的一些低階符篆的細微訣竅。
其中一些解答,確確實實對羅宇有所裨益,畢竟時代在發展,修仙界的符道理論和技巧也在不斷完善和精進,今人確實是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