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風在窗外嗚咽,屋內卻因燃著上好的檀香木炭盆,溫暖如春。
羅宇被一名面生的行走弟子引領著,穿過幾條迴廊,來到一座名為“靜思軒”的小院。
院內梅花數點,暗香浮動,推開一扇雕花木門,便是一間寬敞雅緻的書房。
長案數張,整齊排列,案上筆墨紙硯一應俱全。
除了羅宇,已有七名行走弟子先一步到達,皆是生面孔,看上去年紀不大,神色間帶著幾分拘謹和好奇。
他們穿著統一的行走院青灰色雜役服,在這墨香雅緻的環境中,略顯格格不入。
不多時,一位身著青色道袍,面容清癯,約莫三十許的修士走了進來。
他目光平靜,神情淡漠,身上帶著一股久不與人言的疏離感。
“我姓王,爾等稱我王師兄即可。”
他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入每人耳中,“張師叔傳承大會在即,爾等被選中,負責謄寫請帖,整理賓客名錄,此事務求細緻,不得有誤。”
言罷,他也不多廢話,示意身旁一位僕從將早已備好的東西分發下去。
每人面前都擺上了一疊厚厚的冊子,封皮上書“長春子師叔傳承大會擬邀名錄”。
羅宇翻開一看,心中微微一驚。
名錄極為詳盡,從張師叔的十數位親傳弟子開始,詳細列出了他們的道號、俗家姓名、目前在宗門或家族中擔任的職務等資訊。
其後是數十位記名弟子,資訊雖略簡,但也條理清晰。
再往後,便是張師叔的血緣後輩,足有數百人之多,凡是身具靈根、有修仙潛質的,無論老少,都被一一列出。
羅宇粗略估計,這名錄上的人名加起來,怕是不下五百之數。
王師兄又讓人分發了請帖的模板,皆是上好的雲紋宣紙,觸手溫潤。
墨是特製的松煙墨,帶著淡淡的清香,顯然也是佳品。
“模板在此,照此謄寫,字跡務求工整清晰,不可潦草,每日清晨卯時過來,酉時結束。期間若有疑問,可向院內僕從詢問,他會代為通傳於我。”
王師兄語速平緩地交代完畢,又補充道:“屋內燃有凝神香,可助爾等集中精神,緩解疲勞。只要用心做事,不無裨益。”
說完,他便轉身離去,留下眾人面面相覷。
羅宇拿起一支嶄新的狼毫筆,沾了沾墨,開始在宣紙上小心翼翼地書寫。
這活計對他而言並不算難,只是耗時耗力。
他默默計算了一下,就算他每日不停歇地寫上八九個時辰,恐怕也要十天半月才能將所有請帖寫完,後續還有賓客登記等事宜。
不過,正如王師兄所言,這靜思軒環境清幽,凝神香也確有奇效,聞之令人心神寧靜,頭腦清明。
比起在行走院內幹那些粗活,已是天壤之別,更重要的是,這名錄本身,就是一份寶貴的情報。
與此同時,李石柱、張鐵牛和劉石頭三人,則在孫老蔫的帶領下,開始了他們的採買生涯。
孫老蔫,名喚孫福,他平日裡總是佝僂著背,一副睡不醒的模樣,說話也慢條斯理,若非必要,絕不多吐一個字。
此刻,他領著李石柱三人,站在青山觀山腳下的坊市入口。
這坊市規模不小,街道兩旁店鋪林立,攤販雲集,人來人往,熱鬧非凡。
有販賣凡俗衣食的,也有出售低階符籙、法器、丹藥的,更有收購妖獸材料、靈草礦石的。
凡人、武者、低階修士混雜其中,三教九流,無所不有。
“此次採買,事務繁多。布匹、食材、燈燭、紙張、香料……皆在清單之上。”
孫老蔫從懷中摸出一張皺巴巴的清單,遞給識字的李石柱,“金銀與靈石,由我掌管。你們負責清點數目,搬運貨物。凡事多看,多記,少說。”
他頓了頓,渾濁的眼睛掃過三人,補充道:“坊市之中,人心叵測,莫要貪圖小利,莫要惹是生非,一切聽我安排。”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