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武:開局截胡嶽靈珊

第59章 修煉,根骨

羅橫沒有急著趕路。

在村子裡,幫著幾名軍漢,料理起陳家三人的後事。

林平之更是主動拿出銀子。

託村民置辦一應喪禮用度所需。

三人在村子裡耽誤了一天。

卻也從幾名軍漢的口中,得知他們的來歷,竟是泉州衛所軍。

頂頭上司正是在江湖中,聲名赫赫的南少林俗家弟子俞大猷。

此時的俞大猷承襲軍職,任泉州衛所百戶。

已與倭寇戰鬥多年。

軍漢們提起他陣斬扶桑浪人、勇救百姓的事蹟,滔滔不絕。

聽得林平之與曲非煙都是雙眼放光。

羅橫身上此時有可以快速積攢經驗的長線任務。

對東南抗倭一事,也是格外上心。

加上前世透過文學作品與影視劇野史,聽聞過不少俞大猷與戚繼光的威名。

便順勢打聽起戚少保的訊息。

不料幾名軍漢面面相覷,竟無人知曉“戚繼光”。

領頭的小旗倒是提了一嘴:“這姓戚的武官可不多見,倒是大寧都司,有位掌印將軍姓戚,與俞百戶同出少林俗家一脈……”

至於戚繼光與這位戚將軍是不是同族,具體什麼關係,這幾名底層軍漢,卻是不清楚了。

更巧的是,大寧都司原駐地雖在大寧衛。

但在永樂年間,卻已內遷至河北保定府。

羅橫本就打算,先送曲非煙去洛陽。

再送林平之到保定。

待安置好二人,自己就回福州,這與羅橫的行程重合。

具體什麼情況,為什麼戚少保如今還沒有出名,到時候應該就有答案了。

可惜羅橫前世歷史學的馬虎,又上班多年,早將這些細節忘乾淨,是真的想不起來,戚繼光到底是哪年發跡,早期的經歷軌跡又是哪些……

與那幾名軍漢相約在福建相會後辭別。

羅橫三人繼續啟程。

好在林平之與曲非煙,都是不差錢的主。

三人至湘江邊包了艘烏蓬船。

計劃沿江北上至陵磯,再轉入長江順流東下,經武昌抵揚州。

再走運河水道至淮安,最後溯黃河往西行,直至洛陽……

這般繞路雖需要一到兩個月時間。

但勝在省心,因為羅橫體重的原因,騎馬這條路被堵死了。

這一趟全程幾千裡,腿著去的話,以這個時代的交通情況,三人又都不識路。

萬一迷路耽誤的時間更長,反倒不如全程走水路更穩妥……

而且,船上閒暇更多。

羅橫此時已打定主意,將林平之留在保定,自己便獨自南歸。

趁路上這段時間,正好指點林平之修煉輕功、華山劍法與華山混元功。

以他如今駕輕就熟的華山混元功與初窺門徑的正反三疊雲。

教導林平之綽綽有餘。

是夜,船家端上幾枚粽子。

羅橫這才恍然驚覺,劉正風定下的金盆洗手乃是五月初二。

當間又耽擱了幾日。

眼下竟已到了端陽節。

小船隨浪起伏,江滔拍絃聲聲入耳。

嘴裡嚼著粽子,忽然有些恍如隔世——

不知不覺,來到這個世界,已有月餘。

自己也從鏢局小小學徒,到如今單論戰力,不弱於江湖二流高手……

“怒浪掀天舟自橫,棕香忽憶舊門庭。青鋒未老仇難盡,江湖血路多不平……”

羅橫有感而發,低聲輕吟一首打油詩。

林平之笑著打趣:“哥哥這詩不對,我本名叫平之,哥哥偏說不平……豈不是在咒小弟江湖路坎坷?”

羅橫知他是見自己情緒低落,故意逗趣。

林平之自幼家境優渥,錦衣玉食。

林震南更是延請名師,教他讀文習字,也算是受過詩書薰陶。

怎麼可能會聽不出這首隨口而作的打油詩真正的意思?

收拾心情,輕笑道:“正因不平,才需要你去平之嘛。”

二人坐在船頭,說笑了一陣。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