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皇帝需權謀,但仙帝不用!

第34章 34:創辦內庫,研發琉璃!

時間飛逝。

轉眼之間,便過了休沐的時間。

建章宮,太極殿。

卯時正,鐘鳴鼓響,百官身著朝服,魚貫而入。

經過劉協近來的整頓,朝堂氣象已非往日可比。

官員們神情肅穆,步履沉穩,再無昔日之懶散。

劉協高坐於龍椅之上,頭戴十二旒冕冠,身著玄色十二章紋龍袍。

雖面容稚嫩,但眼眸深邃,氣質威嚴,煌如天威,令人不敢輕視。

“眾卿平身。”

“謝陛下!”

百官山呼,聲浪滾滾。

待群臣站定,劉協目光轉向荀攸,道:“荀僕射,前日朕與你等所議國策,今日便在朝會上公佈,由你宣讀,以定國是。”

“臣,遵旨。”

荀攸出列,手持象牙笏板,朗聲道:“臣,參謀處處長荀攸,奏請陛下,定‘固本安邦’之策為國之大要!”

他聲音清朗,條理分明,將“安民、強兵、修政”三大綱領,以及其下的“輕徭薄賦、招納流亡、推廣新糧、整編禁軍、嚴明法度、整頓吏治”等十數條細則,一一奏明。

此策一出,殿內百官大多點頭稱是。

雖然過去朝會也都會討論這些事情。

但都是點到為止,非今日這般正式。

也就是說。

從今日起。

這些政令都將是“紅標頭檔案”。

朝廷上下都將圍繞著此事進行。

劉協微微頷首,目光掃過群臣:“眾卿以為如何?”

“陛下聖明,荀僕射所言,乃安國良策,臣等附議!”

太尉皇甫嵩率先出列,表示贊同。

“臣附議!”

“臣等附議!”

一時間,殿內附和之聲此起彼伏。

但有人贊同,就有人反對。

“陛下,臣……有本奏。”

眾人循聲望去,只見大司農楊彪顫巍巍地走出佇列。

劉協目光平靜:“楊愛卿有何話說?”

楊彪面露愁苦之色,幾乎要聲淚俱下。

“陛下,荀僕射之策,確是金玉良言,然……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他高聲道:“陛下可知,如今國庫之中,尚餘幾何?”

不等劉協回答,他便自問自答,聲音悲愴:“空空如也!國庫早已是空空如也啊!”

“董賊亂政,搜刮民脂,鑄小錢而壞天下經濟。”

“陛下雖誅國賊,然府庫所獲,早已用於犒賞三軍、修繕宮室、撫卹百官、賑濟災民……”

楊彪一項項數著開支,然而卻越說越是激動。

“如今要輕徭薄賦,國稅本就銳減;要招納流亡,需以錢糧安置;要推廣新糧,購種、分發,亦需用度;要整編禁軍,兵甲器械,哪一樣不是拿金子堆出來的?”

“還有整頓吏治,百官俸祿若不能足額髮放,又何以養廉?”

“陛下!錢從何處來啊!”

他這一番哭訴,聲情並茂,瞬間引得殿內一片愁雲慘霧。

“楊公所言甚是啊!臣衙中書吏,已三月未領全俸,皆靠自備口糧度日!”

“各處關隘修繕,兵士衣甲更換,皆需用錢,奈何戶部一錢不出,臣亦是無計可施啊!”

“是啊,陛下,此時還需從長計議……”

一時間,整個太極殿,彷彿變成了菜市場。

哭窮之聲,不絕於耳。

劉協端坐龍椅,冷冷地看著這出哭窮大戲。

但其實他心中明白。

這些人中,確有真心為國分憂的忠直之臣。

但更多的,卻是那些世家大族的喉舌。

自己自從推廣新紙,興辦印刷,提拔寒門,整頓軍務,種種舉措,已經觸動了他們盤根錯錯節的利益。

這些世家既不希望大漢傾頹,讓他們失去蔭庇;

又不希望皇權過強,讓他們失去對朝堂的掌控。

如今見自己要大刀闊斧地改革,便使出了這最常見,也最有效的招數——拿錢糧說事,給你下絆子。

想讓朕的政令,變成一紙空文?

劉協不由冷笑一聲,抬手一壓。

殿內瞬間安靜下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