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公路……哼,既然他看不起我曹某,我便要讓他看看我曹孟德的實力!”
……
九月初。
賈詡趕至鄴城,拜會袁紹。
大將軍府內,甲士林立,旌旗蔽日,一派雄主氣象。
賈詡長揖及地:“臣賈詡,奉天子詔,參見大將軍。”
袁紹高坐於主位,身著錦袍,面容英偉,顧盼自雄。
他輕撫美髯,淡淡道:“陛下遣你前來,所為何事?”
賈詡恭敬呈上劉協的親筆信與一箱珠寶,朗聲道:“陛下聞大將軍於界橋大破公孫瓚,揚我大漢天威,龍心甚慰。”
“陛下言,四世三公,國之柱石,唯袁氏一家。”
“如今天下崩壞,漢室傾頹,全賴大將軍這等忠貞之士,方能匡扶社稷。”
“陛下年幼,深居宮中,常感勢單力薄,唯有遙望河北,視大將軍為擎天玉柱,盼您早日掃平叛逆,重整乾坤。”
“此乃陛下心意,聊表敬意。”
一番話,說得是情真意切,將劉協的姿態放得極低,而將袁紹捧上了雲端。
袁紹聽得是通體舒泰,哈哈大笑道:“陛下過譽了。本初身為漢臣,食漢祿,忠漢事,此皆分內之舉。”
他身旁的謀士逢紀、郭圖等人,亦是面露喜色,紛紛頷首。
賈詡見狀,話鋒一轉,故作憂慮道:“只是……臣來時,途徑兗州,見那曹孟德厲兵秣馬,屯田積穀,聲勢浩大。”
“坊間更有流言,說他欲效仿伊尹、霍光之事,行廢立之舉。”
“陛下聞之,日夜憂懼。”
“臣竊以為,曹孟德出身微末,恐有不臣之心,其勢若成,怕是對大將軍您,亦是威脅啊。”
此言一出,堂上氣氛頓時一凝。
袁紹的笑容僵在臉上。
他與曹操,既是發小,也是最大的競爭對手。
賈詡的話,精準戳中了他內心最深處的猜忌。
“哼!曹阿瞞,宦官之後,安敢如此?”
袁紹冷哼一聲,但是眼中已滿是陰雲了。
賈詡見火候已到,立刻俯身道:“此皆市井流言,臣不敢妄斷。只是為陛下、為大將軍安危計,不敢不報。”
“此事還多謝使君告知。”
袁紹沉聲道:“文和遠來辛苦,且在鄴城盤桓數日,讓本初一盡地主之誼。”
賈詡再次拜道:“多謝大將軍。”
……
此後數月。
賈詡又一一拜會了公孫瓚、陶謙、劉表等人。
對公孫瓚,他故作同情,言其忠勇,卻遭袁紹這等世家門閥打壓,天子深感惋惜,暗中激化其與袁紹的死戰之心。
對徐州陶謙,他則以長者之禮待之,言陛下感念其年高德勳,望其好生休養,勿要為國事操勞,使得本就能力平庸的陶謙,更加心安理得地做起了他的太平官。
對劉表,他贊其“保境安民”之策,稱其為“漢室純臣”,鼓勵他繼續閉關自守,莫要參與中原紛爭,正中劉表下懷。
一圈走下來,賈詡憑著三寸不爛之舌,將整個關東攪成了一鍋渾水。
諸侯們各懷鬼胎,相互猜忌,埋下隱患,短時間內,再也無法合力。
甚至只需要一個機會,便會徹底將其引爆!
而這機會,便在江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