誅仙:謫仙臨塵,酒劍伏魔

第68章 河陽城外入紅塵,隨手贈丹戀人間

烈日融金。

將西天染成一片火海,而後潑灑在眼前這座倚著河灣的巨城之上。

長河如碧帶,流風繞回灣。

巍峨的城牆由巨大的青石壘砌,歷經風霜雪雨,斑駁滄桑,自帶一股經歲月沉澱後的古拙韻味。

由於地處要道,河陽城繁華無比,商旅眾多。

此時天色漸晚,城門將閉。

負重的騾馬噴著響鼻,揚起細微的塵土,行色匆匆的商販帶幾名護衛,趕著騾馬加速進城。

粗布短打的腳伕、頭戴斗笠扛著鋤頭的農人、挑著扁擔的行腳商、夾雜著一些富商小吏,摩肩接踵,或著急進城尋覓落腳的地方,或帶著一日的營收匆匆歸來。

那撲面而來的人間煙火氣。

讓久在山上清修的四人不禁恍惚。

前世在凡塵摸爬滾打了幾十年的李白,此時見到這般場景,亦有恍若隔世的感覺。

其他三人。

包括陸雪琪。

此刻眼中都有著驚豔。

常在山上聽師尊師姐們講起人間。

原來人間是這般模樣!

李白並未出言打擾他們,而是靜靜等待他們從恍惚中醒來。

這便是下山的意義。

唯有經歷了人間繁華,才能飄然出世或和光同塵!

.......

四人雖未著代表青雲門的服飾,然一身出塵氣韻,卻也引得往來行人紛紛頓足。

緣由無他。

在這熙攘紅塵、煙火蒸騰處,他們便如誤入凡間的清露孤雲,與周遭市聲喧囂、俗世碌碌格格不入,令人一眼難忘。

為首那位男子,丰神如玉,飄然若九天謫仙臨塵。

身畔兩位女子,一位清冷如空谷幽蘭,隱有寒梅傲雪之姿。

一位明豔似初生朝霞,灼灼其華,恍若畫卷中躍然而出的仙姬。

同行少年雖容貌不及其餘三人奪目,卻自有一番山澗青松般的質樸堅毅,絕非庸碌凡俗可比。

......

排隊進入城門的人群。

或是隱晦,或是直接,投來道道敬畏與好奇的目光。

這目光卻並沒有過多驚疑與畏懼。

因為此地百姓早已習慣了仙人到來,只是這次來的仙人氣度更為出塵了些。

河陽城背倚青雲山脈,扼守往來要道,向來是青雲弟子下山入世、採買或歇腳的必經之處。

那些偶爾御劍而來、或是徒步而至的青雲門弟子,對這城中居民而言,雖不敢高攀,卻也絕非遙不可及的傳說。

一段刻意壓低的對話,藉著暮風傳入了李白耳中:

“小寶,莫要盯著那幾位多看!”

一個戴著斗笠、滿臉風霜的老翁,攥緊了他身旁約莫四五歲、正睜大眼睛好奇張望孫兒的小手。

老翁用那閱盡世事的、帶著敬畏又習以為常的口吻低聲道:

“看幾位仙長的氣度,應是青雲山上的仙人老爺和仙子娘娘。”

“雖說青雲門的仙長們性情大多溫和,未曾聽過有欺壓咱們凡人的惡事,反倒是護佑一方平安,那年鬧夜狐子,為禍了好幾個村鎮,就是青雲山上下來的仙姑一抬手收了去,救了咱們村子,但仙凡有別,不可失了禮數、顯得不敬,小心惹惱了仙長,喚來雷霆……”

老翁的語氣並非恫嚇,倒更像是將這方水土預設的規矩,用一種近乎樸素的尊敬,絮絮叨叨地傳給下一代孩童。

這是千年來青雲門代代先輩下山降妖伏魔,履行正道換來的尊重。

李白抬眼,正對上那孩童清澈眸子裡尚未褪去的探詢,以及老翁發覺被仙人注意後瞬間的惶恐與躬得更低的脊背。

他心下了然,報以溫和微笑,輕輕頷首。

孩子有些怔住,老翁則顯得受寵若驚,連忙拉著孫子欲要更深地行禮致歉。

沒有去打擾老翁與那孩子。

李白走向一旁,尋了一位看起來是本體老行商模樣的路人拱手問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