誅仙:謫仙臨塵,酒劍伏魔

第81章 樹靈咿呀,青雲外門,終至空桑山(兩章 合一)

【ps:求追讀呀,各位道友,最近追讀掉的厲害,QQ閱讀給作者分的錢完全看追讀,也就是追更到最新章節的最後一章,不然哪怕讀者看了百分之九十九,作者也一分錢也拿不到,這種稿費分成方式下追讀萬分重要,還望大家哪怕對這段劇情沒有興趣,也一張張翻頁,幫作者看到最新章末尾。】

神樹終究還是渡過了天劫。

這一方小樹苗便是神樹新的軀體。

見李白等人走近。

小樹苗蹭的一下從土中鑽出,根部盤結的根鬚纏成一對小腳,吭哧吭哧地跑到了李白與陸雪琪身邊。

樹苗的枝丫之上,一對翠綠好似柳葉的眼睛睜開,閃爍著靈動的光。

“樹妖?”

小樹妖眨巴著大眼睛好奇地看向李白與陸雪琪。

它還不會說話。

但能從面前這二人身上感到一股濃濃的親切,是他們賦予了自己新生,猶如父母一般。

靈尊化作的狸花貓邁著貓步走到小叔妖身前,端詳了它一陣搖頭晃腦的說道:

“妖?應當說樹靈才對,我可沒有見過這麼清秀,滿身輕靈之氣的樹妖。”

“這老樹也是捨得,將過往萬年的殘軀盡數拋去,連半點靈氣也不留,藉此避開了那血怨魔氣的干擾,只留下一點真靈,而後藉助天劫的生生之氣,重塑本體,最後化作這樹靈之體。”

“它雖然渡過了天劫,但過往的種種,因果、前塵,都已經隨著殘軀被天劫劈碎,如今的它已經可以算作另外一個生命了。”

“咿呀!”

小樹靈抱著李白的大腿,望著陸雪琪她們咿咿呀呀地叫著。

一旁的田靈兒見到小樹靈這可愛的一幕,蹲下來摸了摸它的腦袋:

“小樹靈,你好呀,你叫什麼名字?”

“咿呀!”

小樹靈也不怕生,田靈而身上的氣息雖然比李白陸雪琪淡了幾分,但因為吸收了神樹蛻變後遺留下靈氣的緣故,小樹靈天生也與她親近。

見田靈兒問好。

小樹靈只咿呀呀地說著。

田靈兒嘿嘿一笑,眉眼彎成了月牙:

“師兄,師姐,它說它叫咿呀呢?”

“既然它已經斬斷了前塵過往,把它再留在這裡便不好了,我們把它帶回大竹峰吧。”

“回去讓大黃、小灰和它一起作伴,想來也不會寂寞,在大竹峰亦能安心修煉,不再擔心有誰再覬覦它。”

李白輕輕點頭:

“咿呀,倒是個好名字。”

“師妹言之有理,將它留在在這裡對這裡的村民來說或許還會惹來禍端,既然咿呀與我們親近,那將它帶回大竹峰自然是最好的。“

說罷。

李白蹲下來。

輕輕摸了摸咿呀的腦袋,注視著它碧綠的眼眸,認真問道:

“咿呀,你要不要隨我們走呀?”

“咿呀!”

咿呀大眼睛撲閃撲閃,隨後摘下自己頭頂上的一片嫩葉,一邊遞給李白,一邊怯生生地點了點頭。

望著咿呀遞給自己的葉子。

李白哭笑不得。

這算什麼?

朋友費嗎?

......

不久。

李白四人去密林中斬落不少林木。

運用法力,加速烘乾後,運到了村中。

這是後續用來重新修繕房屋的木柴。

對李白他們來說,行俠仗義,除魔衛道,並非斬了妖魔,誅了惡人,便可以拍拍屁股離開,留下一地無人收拾的殘骸。

先前誅殺孟虎後,張小凡留了個心眼,後續在村中引走村民的時候,沒有忘記在孟虎的屋中,將他這些時日獲取的不義之財收繳。

現在這筆錢財正好用來重建古樹村。

李白幾人倒並未幫忙再建些屋子,幫村中解決最難大批次弄到的適合建造屋子的木材便已經足夠了。

後續的重建工作村人會自己解決。

第二天清晨。

李白幾人即將遠行。

但離去前,尚有一件事情,經過一日思量,又和陸雪琪幾人商議過後,李白已經有了決定。

他找到了那位重新當上村長的老丈。

此時老丈已不再是兩日前那般,只剩一口氣吊著,垂垂欲死的模樣。

經歷了古樹精純靈氣的洗禮。

老人彷彿年輕了二三十歲,連滿頭白髮都變黑了。

皮肉充盈,體魄強健,眼含精光。

說出去是三十歲的壯年男子都有人信。

“老丈,我們幾人還有要事,今日就要離去了。”

“不知您是否還記得前日裡我和您說尚有一個想法未曾提起?”

老丈先是恭敬一稽:

“幾位仙長的大恩,我古樹村上下三百口老幼盡皆銘記於心,雖身無長物無以為報,但今後必日日夜夜為幾位仙長祈福,願幾位仙長仙途順遂,逐道長生!”

“仙長前日裡說的話老朽都還記得,不知仙長的意思是?”

李白微微一笑:

“昨日我與幾位同門商議了一番,不知老丈可願讓村子的孩子隨我等前去青雲門,修習仙法啊?”

老丈聞言大驚。

當即拜倒:

“多謝仙長垂憐,孩子們能有這般際遇我怎麼會阻攔呢?”

“若不我年紀大了,少不得要拋下村子,隨仙長一同前往仙鄉修行。”

這幾日老者已經知曉了幾位仙長的脾性,因此少了幾分誠惶誠恐,已經敢與李白談笑幾句了。

“村子裡現有十歲以下的孩童36人,不知仙長?”

李白擺了擺手,將老丈扶起:

“老丈,年紀太小的孩子,連自己都無法照料,與家人尚未親近,此番卻不適合,然後我青雲門雖廣開山門,但對弟子資質也有一定要求,不然上山多年,卻連門都入不了,只能空耗青春,反而浪費了時間。”

“我是這樣想的。”

“這兩日我在村裡觀察了一番,八歲以上,十二歲以下的孩童裡,有三人資質還算不錯,我便將這三人帶走。”

“待我回去後稟明師尊他老人,在青雲門中再開一外門,這三名弟子便是第一屆外門弟子,在山上修行十年,十年間修為足夠,便可進入內門,若是修為不足,便是在山中修行的緣分盡了,便可自行離開山門,回到這古樹村來,守護村子,並且為村中孩童提供一些教導,若有良才,還可提前教導一番。”

“以往我青雲門收徒,均是門中弟子、長老下山帶回,往後卻要在此之上,每三年於青雲山外的河陽城開設一次昇仙大會,挑選適齡弟子入門。”

“雖然古樹村離河陽城相距甚遠,前幾年可能前去稍微困難一點,但等外門弟子下山歸來後,便可讓他每逢昇仙大會親自帶村中的適齡孩童前去。”

“不知老丈覺得我這個想法可好啊?”

此番下山。

見識到了山下凡俗對危險的抵抗能力太低。

李白思索兩日,便得出這樣一個法子。

與師弟師妹們商議他們都覺得此法甚好,青雲門往日的收徒方式確實太過看重緣分,反倒錯失了不少良才,致使明珠蒙塵。

如今又逢魔亂將起。

青雲門需要更多的弟子,山下眾生也需要更多的修士。

雖然短日裡昇仙大會與外門弟子一事見不到成效,但長久以往對青雲門,對整個天下卻是好的。

往日裡隨緣分帶回弟子的方式依舊保留。

而透過昇仙大會的弟子,則會成為青雲門外門弟子。

在外門修習十年期間,若是修為達到標準,或天資實在驚人便可在七脈中擇一脈拜入。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