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末高門

第81章 徵發奴客

冬去春來,司馬道子徹底擺爛,終日耽於酒色。

如今已是隆安三年,陽春三月,春光明媚。

這日,司馬元顯來到司馬道子的住處,正見父親擁著一群姬妾,在絲竹聲中飲酒作樂,頓時怒火中燒,斥道:“下去!”

絲竹聲嘎然而止,樂妓們紛紛把眸光投向了司馬道子。

司馬道子抬起渾濁的眼晴,招手道:“是我兒啊,來之,何不通報?罷了,陪為父喝上兩盅!”

司馬元顯手按劍柄,錚的一聲,半撥出寒光閃閃的佩劍,喝道:“滾!”

一眾姬妾樂妓嚇的俏面煞白,紛紛退下。

司馬道子似是清醒了些,不快道:“朗君(司馬元顯表字)是為何意?為父已將揚州刺史轉授於你,還待如何?莫非為父尋個樂子也礙著你的眼?”

司馬元顯拱手道:“當今天下,危機四伏,父親還有心思飲酒作樂?”

司馬道子不以為然道:“何來危機?王孝伯已死,殷桓二賊退回荊州,氣勢盡失,為父料其不敢東進。

況且朝廷以桓玄刺江州,流民帥楊佺期刺雍州,殷仲堪任廣州刺史,此舉可令三人失和,必內鬥不休,又何來餘力東進?”

司馬元顯冷冷一笑:“父親今次卻是失算了,兒得來信報,殷仲堪被貶廣州刺史之後,大怒,命桓玄與楊佺期領軍東進,桓玄遲疑不決,似有就任江州意圖,楊佺期也為之心動。

殷仲堪遂以桓楊二賊軍卒家眷作挾,放言:如期不退,皆斬!

逼使楊佺期回撤江陵,因殷楊二賊相繼回撤,桓玄驚懼不已,遂棄江州追趕殷楊二軍,至潯陽(今江西九江市)追上。

而殷仲堪既失荊州,只能倚桓玄為援,桓玄也須藉助殷仲堪兵力,故此據勢相結,殷楊二賊因桓玄家世聲望,共舉桓玄為盟主,皆不受朝廷命。

昨日,三賊有表文呈上,為王恭申冤,並請誅劉牢之與譙王司馬尚之!”

“什麼?”

司馬道子面色大變,顯然,桓玄、殷仲堪與楊佺期三人,再次結合為了緊密的軍事聯盟,之前的分化努力宣告失敗。

他的酒徹底醒了,忙問道:“這該如何是好?倘若三賊再次下都又該如何?”

司馬元顯胸有成竹道:“桓玄狼子野心,豈甘久寄荊州?且三賊互相猜忌,只因合力對抗朝庭而不敢反目罷了。

兒以為,三賊各懷異心,不妨再添上一把柴,令殷仲堪復刺荊州,加桓玄督荊州長沙、衡陽、湘東及零陵四郡諸軍事,以玄兄桓偉代楊佺期兄楊廣為南蠻校尉,或可離間桓玄與殷、楊二賊,阿父以為如何?”

司馬道子負手繞起了圈子,突地哈哈一笑:“妙哉!分荊州四郡與桓玄,殷仲堪必如坐針氈,豈能再事桓玄?

而南蠻校尉主理荊州俚僚,典統地方軍兵,可立府置僚佐,位尊權重,以桓偉代楊廣,楊佺期豈肯善罷干休?

妙不可言啊,僅此一計,便可分化三賊,建康無憂矣!”

司馬元顯冷聲道:“父親且莫高興的太早,劉牢之素有江東惡虎之稱,他反王恭,僅由王恭輕慢待之,全不顧尊卑主從。

假使日後與他起了衝突,難保不會揮師西進,以建康區區萬餘中軍,如何是北府軍敵手?請問父親,屆時該如何應對?”

司馬道子的笑容急速斂去,沉吟道:“之前王恭督北府,我兒成功誘反了劉牢之,今次不妨故伎重施,於劉牢之麾下尋一有實力將領暗地收買,於關鍵時刻舉義歸於朝庭,如何?”

司馬元顯不假思索道:“在北府軍中,王恭是外人,叛就叛了,而劉氏世代將門,祖輩因永嘉喪亂遷居京口。

當年謝玄募軍重建北府,劉牢之率部曲投效,屢立奇功,淝水一戰更是首挫敵鋒,在北府軍中威望甚重,何謙、孫無終之輩豈敢叛他?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