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母只感覺眼睛酸酸的,深呼吸了好幾次才壓下心裡翻騰的情緒。
許大茂說得沒錯,他小時候和傻柱確實哥倆好,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就鬧到了如今這種局面。
宋文揚沒想到護一下許大茂竟然還有這種效果,許大茂這嘴叭叭的,會說就多說點。
“你現在倒好,哼哼,一出手就是10斤棒子麵,看來是忘了當初別人是怎麼對你的。”
院子裡的人聽許大茂這麼一說,臉上都露出了複雜的神色。
何大清跑後那幾天,傻柱和何雨水確實上過院子裡不少人家討過食。
多的給不了,但院兒裡的人多少也給了幾個窩窩頭。
除了賈家,賈張氏不僅啥都沒給,還把傻柱和何雨水給罵了一頓。
眾人心裡不禁犯起嘀咕,像賈張氏這樣的人,真的配得上大夥捐糧嗎?
易中海一看,感覺事情要失控,趕忙出聲喝止:“好了,柱子、許大茂,你們都給我消停消停。”
易中海出面,許大茂也不好再挑釁,聳了聳肩,不再說話。
收到易中海眼色的賈東旭趕忙站出來,朝院子裡的人鞠了一躬,感激地說道:“無論大家捐多少糧食,都是對我賈家的恩情,我賈東旭都會銘記在心,將來定會報答各位!”
賈東旭說得誠懇至極,眾人也稍稍安了心,賈東旭雖然沒啥大本事,但還算孝順,孝順的人總歸不會太忘恩負義。
眼瞅著眾人的目光終於從賈張氏身上移開,易中海暗暗鬆了口氣,提高音量說道:“柱子能以德報怨,是個好孩子,既然如此,一大爺我也不能落後,我捐10斤棒子麵!”
劉海中一聽,咬了咬牙,脖子一梗,跟著喊道:“二大爺我也不含糊,同樣捐10斤棒子麵!”
眾人一片譁然,10斤棒子麵,在這物資匱乏的年月,可不是小數目,誰家不是精打細算地過日子,哪能隨隨便便拿出這麼多糧食捐獻。
閻埠貴推了推眼鏡,臉上掛著一貫的精明,緩緩開口道:“互幫互助是好事,可各家有各家的難處。依我看,大夥根據自己能力捐就行,我也不怕大夥笑話,我家人口多,日子過得緊巴,只能捐一斤。”
宋文揚眯了眯眼,心想這托兒可算是登場了。
不得不承認,閻埠貴這番話說得很有水平,一下子就把捐糧標準降了下來。
這麼一來,有了對比,眾人心裡的牴觸情緒自然就會少了許多。
緊接著,易中海也打起了配合,和藹地朝眾人笑了笑:“大夥都別犯難,捐多捐少全憑自願,哪怕是一捧米,一把面,那也是心意。咱們四合院向來互幫互助,等以後自個兒有難處,別人也不可能袖手旁觀。”
經過這幾人的輪番“表演”,院兒裡的人也都漸漸放下了心中的顧慮。
畢竟,易中海說得確實在理,鄰里間本就該互相幫襯,這次不幫別人,下次自己落難時,又怎能指望他人伸出援手。
“東旭,我的能力有限,只能捐個三兩,你可別嫌棄。”
“叔,你能幫忙,我感激都來不及,怎麼會嫌棄呢。”
有了第一個帶頭的,自然就有第二個。
院兒裡的人各自回家,捧來了自家的糧食。
很快,方桌上就堆起了一座小小的“糧食山”。
而自始至終沒離開過半步的宋家人和許大茂,在忙著捐糧的人群中,顯得格外扎眼。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