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一大早院子裡的動靜,宋父恍然大悟,他還以為賈東旭今天起了個大早,原來是一晚上沒回來,跑鴿子市買糧食去了。
賈家一家五口人,只靠著賈東旭一個人的定量哪裡足夠,跑鴿子市買貴价糧是院裡人都心照不宣的事情。
對於郭大撇子懷疑賈東旭去鴿子市賣苦力的事,宋父是一點也不相信。
別看賈家只有賈東旭是工人,但作為四合院裡為數不多的老住戶,宋父知道賈家並不像明面上那樣窮苦。
真要論起來,賈家的存款說不定能排到院裡前三。
宋父算是比較早入住四合院的一批人了,在他之前四合院的住戶只有後院的聾老太太和許家、中院的何家和易家了。
也就是宋父不善言辭,存在感低,不然哪輪得到後來的劉海中和閻埠貴當什麼二大爺和三大爺的。
說回賈家,老賈是在建國後不久因為工傷去世的,那時候的軋鋼廠還不叫紅星軋鋼廠,也不是公私合營,而是婁家婁振華的私人產業。
婁振華素有“婁半城”之稱,家財萬貫,再加上時局動盪,工人階級地位的提高,婁半城為了壓下老賈這件事,應該是賠了賈家不少錢。
在某次宋父和許伍德喝酒的時候,宋父從許伍德嘴裡聽到了這筆錢的大概數字。
一字開頭的八位數。(這裡是第一套人民幣,1955年發行第二套,兩者之間的兌換比例是10000:1)
具體多少,許伍德也說不清楚。
這具體數字婁家不想說,是怕後來被工人有樣學樣,畢竟財帛動人心,一條命不僅可以換來一大筆錢,工位還可以傳給家屬。
賈家不想說,則是怕被人盯上,孤兒寡母還身懷鉅款,不就猶如小兒鬧市抱金--等著被人搶。
許伍德能知道這大概的金額,還得賴於他有個在婁家當保姆的媳婦。
賈家真正有花上老賈這筆撫卹金的時間,也就在老賈去世到賈東旭接班這一年多里,再後來賈東旭拜了易中海做師父,娶了秦淮茹做老婆,日子也開始紅紅火火起來。
直到1955年開始實施糧食定量後,只有賈東旭一個人是城市戶口的賈家,才算真正面臨了入不敷出的局面,不過有易中海時不時的救濟,賈家應該只是表面上的哭窮,達不到傷筋動骨的程度。
宋父大致估計,賈家單是存款,應該仍是一字開頭的四位數。
這已經遠遠超過宋家的存款了。
院裡能比賈家富裕的,除了一個月拿99塊的易中海易家外,就是娶了婁家大小姐婁曉娥的許大茂許家了。
至於劉家,雖然劉海中在工級上比宋父多了一級,是七級鍛工,每月工資84.5塊,雖然比宋父多了十來塊,但劉家可是有五口人,吃得多自然花銷大,存下來的應該跟宋家相差不多。
總而言之,別看賈家窮,實際上賈家一點也不窮,真正窮得吃不上飯的人,還會在家裡擺著縫紉機嗎?
所以,賈東旭去鴿子市只能是買糧食,絕不可能是去當苦力換糧食,晚回來應該是被什麼事情耽擱了。
“賈東旭是不會去當苦力的。”
宋父的話依然是那麼言簡意賅。
田福生聞言頓時眼睛一亮:“師父,你是不是知道什麼?說來聽聽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