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
曹操目光掃過眾人,蹙眉道:“天子東遷,先至弘農,又轉道安邑,聽聞傳詔冀州,讓袁本初擁泵,你們以為如何?”
“刷。”
眾人神色陰沉。
尤其是程昱,曹仁這些人簡直面若冰霜。
“咳咳。”
戲志才捂著胸口一陣劇咳,篤定道:“袁本初好謀無斷,而且極為短視,他志在北方四州,擁泵天子便是對自身上了一層枷鎖,所以定會無視天子詔令!”
“是嗎?”
曹操眼中滿是憂慮。
當年,他的東郡太守便是袁紹舉薦。
直至去年,朝廷才冊封他為兗州牧,勢力自然不及袁紹,若是真的冀州擁泵天子,那他只能屈服了。
“主公。”
荀彧進言道:“我們暫且觀望,在此事落定之前不能大批調動兵馬,一旦天子返回洛陽,便可前去相迎!”
曹操揚眉道:“袁紹若視為枷鎖,我兗州可迎天子嗎?”
“主公。”
荀彧勸誡道:“袁紹短視,天下雖亂,可依舊是漢王室的天下,主公若迎天子,便可以奉天子以討不臣!”
“奉天子以討不臣?”
曹操,曹仁,程昱等人無不是身心俱震。
“不錯。”
荀彧行至地圖一側,探手而指道:“若奉天子,主公可以朝廷為使,表寧有道為揚州牧,以袁術私藏玉璽為由令其討伐淮南,亦可表公孫瓚都督四郡,伐其冀州!”
“嘶。”
眾文武駭然無比。
以前,他們出兵還需要找理由。
若是奉天子於兗州,只需要朝廷下令便是大義啊!
“文若。”
曹操眸子猛然鋒銳無匹。
荀彧微微一禮,笑道:“當然,這是袁本初不前往洛陽擁泵天子的前提,故而主公需要派人聯絡天子身邊的朝臣,進言下詔,我們便有前往洛陽的理由了!”
“好。”
“哈哈。”
曹操朗笑一聲,稱讚道:“文若真乃某之子房!”
“呵呵。”
荀彧苦笑不已,繼而說道:“如今天子身邊近臣不少,韓暹,董承之流不足與謀,伏完又是外戚,因此主公可以修書楊奉,闡明河南尹早已廖無人煙,而我們屯兵兗州,更是掃清穎川,錢糧具足,兵馬正盛,可拱衛天子,清繳逆賊!”
“楊奉?”
“可信嗎?”
曹操徘徊在大堂中問道。
“主公。”
荀彧再度道:“聽聞河內太守張揚曾前往安邑躬拜天子,並且與韓暹,董承等人不合,不過其下董昭被天子拜為議郎,而此人正是董訪將軍兄長,可對?”
“不錯。”
董訪起身恭敬道。
曹操目光狹長,沉聲道:“若是修書楊奉,並且讓董昭旁敲側擊,是否可以讓他們連合朝臣勸誡天子?”
“主公聖明。”
荀彧躬身大拜道。
“主公聖明。”
董訪,程昱,戲志才無不是如此。
王佐籌謀。
奉天子。
以討不臣。
此計,若是能功德圓滿。
那麼他們將會豎起亂世中唯一的大義之旗。
南征袁術,北伐袁術,東進徐州,西討三輔,不必忌憚世人口誅筆伐。
建安年。
二月上旬。
大興學府開學。
三千學子入主六院。
六大學科,將會成為大興的支柱。
而六部官吏在操勞內政之餘,還要前往學府授學,可謂是苦不堪言。
江東。
丹陽,大興城。
張昭,王朗,魯肅等人拉著劉曄直接叩開府門。
“主公。”
諸葛瑾訴苦道:“刑部事務繁雜,劉子揚讓我三日一次前往學府授學律法,如此操勞下去,恐怕不堪重負啊!”
“某也是如此。”
張昭,魯肅,王朗無不是附喝。
“諸位。”
“諸位。”
劉曄冷汗淋漓,解釋道:“當初商定授學的安排,你們可都說過隨時有時間,怎的今日就翻臉了。”
啊!
張昭老臉一紅,說道:“你也未曾表明每次授課數百學子啊!”
“就是。”
眾人憤恨附應道。
劉曄苦笑不已道:“除卻醫學有仲景先生之外,其他學院皆無人坐鎮,你們身為六部官吏,日後這些學子可都是你們的下屬官吏啊。”
“混賬。”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