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建江東軍時。”
“我給五百幼子說過,為了江東軍崛起而讀書!”
“從今往後,他們與大興治下幼子,更要為大興未來而讀書!”
“我們是開闢之人,大興的未來卻在你們手中,若是不想被尸位素餐之輩敗壞,就去努力讓大興變得更好,而不是在我面前質問。”
寧辰起身行至陸遜面前,拍了拍其肩膀。
“我。”
陸遜羞愧的垂下頭顱。
“好了。”
寧辰擺了擺手,回到上位說道:“大興會在各郡縣修建學堂,學院,才能出眾之人會晉升大興學府,希望有朝一日,我可以在大興學府看到你們的身影!”
“喏。”
陸遜,陸績躬身一拜道。
幼子質問。
不過一日,傳遍大興城坊間。
百姓笑談,文武亦是心中有所感慨。
不過,寧辰那句為大興未來而讀書,努力讓大興變得更好,讓無數百姓幼子握拳高呼。
十月中旬。
會稽戰事爆發。
數日時間,上虞,餘姚等地淪陷。
郡治山陰被圍,王朗領著上千將士死守城池。
山陰。
城東,院落中。
張昭一襲粗布麻衣,看著眼前之人。
“子布先生。”
王嶽微微一禮,淡然道:“大興治下,司天監監正王嶽!”
“大興治下?”
張昭目光不斷閃爍。
顯然在王嶽心中,江東已經與大漢毫無關係了!
“不錯。”
王嶽頷首道。
張昭無奈苦笑道:“太守還在城內備戰,寧有道麾下的文武,已經出現在我的面前,真的不知山陰是否能守住!”
“不能。”
王嶽極其自通道。
張昭沉思片刻,複雜道:“尋我,莫不是有人舉薦?”
王嶽點了點頭,沉聲道:“吏部右侍郎喬蕤,舉薦先生有經天緯地之才,可為大興六部官吏,故而主公遣派我來見見先生!”
“是他?”
張昭眉頭一揚,疑惑道:“只是見見?”
王嶽握著刀柄,說道:“主公說了,若是先生可以說服王朗投降,可為吏部右侍郎,而喬蕤會遷工部左侍郎!”
“有意思。”
張昭恍然大悟道:“以左為貴,故而右侍郎功績不足,可對!”
“不錯。”
王嶽驚詫不已。
沒想到,張昭竟然瞬間參透六部侍郎的核心。
“侍郎。”
張昭沉思再三,說道:“既然有侍之一字,想必侍郎之上另有官職,不過寧有道為了官吏晉升,從未設立吧。”
“是。”
王嶽蹙眉道。
張昭搖了搖頭,說道:“若是無法說服王朗投降呢?”
“額。”
王嶽微微一怔,道:“主公有言,你若是願意效力大興,可說降王朗,以功績登臨侍郎位,若是不效力大興,自然由我們破城!”
張昭戲謔道:“據我所知,江夏喬家可是在寧有道麾下效力已久!”
“先生。”
“吾主行事自有考量,豈是為我所知!”
王嶽目光冷厲幾分,淡漠道:“喬蕤雖然只是右侍郎,可族人喬舜卻是戶部主事,而他本人也代管工部!”
“明白了。”
張昭點了點頭。
他問這麼多,也是考慮寧辰的御下才能。
若是效力一個任人唯親的主公,只是自取滅亡罷了。
“如何?”
王嶽蹙眉道。
“放心。”
張昭起身踏步走向門戶,說道:“有道將軍統御江東三郡,山陰破城是遲早的事情,說降王朗可以,但若是想要他效力,恐怕難如登天!”
“無妨。”
王嶽毫不在意。
他來山陰,只是為了見張昭。
至於王朗會如何,並不在此次的任務之內。
“將軍。”
張昭在門戶處駐足,笑問道:“有道將軍讓你來見我,可現在城內封禁,若是我告訴王朗你是大興之人,那會是什麼下場?”
王嶽面容不變,淡淡道:“山陰成墟,枯骨如林。”
“啪嗒。”
張昭轉身凝視,沉聲道:“就因為你一人?”
“子布先生。”
王嶽行至前方,逐字逐句道:“凡叛出者,大興必殺,凡治下舉戈者,大興皆斬,我王嶽不懼斧鉞,可大興威儀不容侵犯。”
“明白了。”
張昭轉身走向太守府。
王嶽的決然,表明了寧辰的可怕。
大漢統御四百年江山,江東竟然呈現割據之勢。
大興,名義上是統御江東的府門,卻展現出裂疆封國的姿態。
……
是夜。
山陰,太守府。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