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
“寧有道。”
“你到底要做什麼。”
曹操行至門戶,凝視著江東方向。
大興這個名字絕對不凡,乃至代表著巨大的野望。
十一月初。
興平年已經行至年末。
第四軍團依然在會稽郡征戰。
縣城的收復,山越的清繳,都是黃忠所要做的事情。
同時,陸遜與陸績也返回了吳縣,他們手中分配了數畝良田,並且依附在一個叔父門下成長。
大興城。
已經變得無比繁鬧。
商客,百姓,在城池內往來如梭。
“大興城。”
王朗走在街道上,眼中滿是震驚。
此地前身是秣陵,他不是沒有來過,只是沒有如此繁華而已。
寧辰佔據此地不過數月時間,整個丹陽郡宛若改天換地了一般,連商客都多了許多。
“景興。”
張昭目光悠長道:“大興治下如何?”
“呵。”
王朗苦笑不已道:“多少年,都未曾感受過如此繁鬧的坊市,好似從黃巾之亂開始,這天下就蕭條了!”
“是啊。”
張昭眼中滿是希冀。
王朗看著前方領路的王嶽,沉聲道:“子布,寧有道許你什麼了,竟然連你這等名士都不惜加入大晴。”
“吏部。”
張昭沉聲道:“吏部負責官吏調動升遷,我若是可以說降你,便會成為吏部右侍郎,而我的聲望,也是入駐吏部的因由,因為我可以為大興帶來治理百姓的才能之士!”
“值得嗎?”
王朗心有所想道。
張昭略微沉默,鄭重道:“你還沒明白吏部的重要性,因為吏部是大情六部之首,太守以下的官職我可以不透過主公同意便能安排,君以國士待我,我必國士報之。”
“原來如此。”
王朗心底掀起驚濤駭浪。
這何止是位高權重,簡直是一人之下了。
時間不長。
行至大興府前。
張昭淡笑道:“如何,可願留在大興效力?”
“我?”
王朗驚訝道。
張昭點了點頭,坦然道:“六部設左右侍郎,而大興以左為貴,若是能讓你留在大晴,或許我入府之後便是左侍郎,而你也將進入六部任職。”
“哈。”
“哈哈。”
王朗大笑間踏入府邸,說道:“好一個張子布,竟然算計到了我的頭上,不愧是民之所望的大家!”
“呵呵。”
張昭坦然一笑。
也不羞惱,也不愧疚的踏入府邸。
“主公。”
進入大堂,王嶽躬拜道。
“見過主公。”
張昭亦是躬身而拜。
寧辰居於主位,收起批閱的文書,淡笑道:“張子布,我等你很久了。”
“不敢。”
張昭汗顏不已。
本來,前幾日他們就能到大興城。
可惜在路上耽擱了幾天,好生領略了大興治下的江東。
“坐吧。”
寧辰大手一擺。
“喏。”
張昭屈身坐在席位上。
寧辰目光灼灼的看著王朗,淡笑道:“王太守,在會稽頗具名望,而今大興六部還有一部空缺,不知可願入主。”
“何部?”
王朗戲謔道。
寧辰也不惱怒,說道:“凡治下,必以民生為重,故而大興設戶部,想請王太守出任戶部右侍郎。”
“戶部?”
王朗頓時驚訝無比。
戶部,責任不在官吏,而在民生。
如此龐大的重擔,關乎整個大興的保障,寧辰竟然敢讓他來執掌?
“不錯。”
寧辰淡淡道:“大興從來都是能者上,庸者下,而我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戶部便在此地,你可願入?”
王朗複雜道:“魯子敬怎麼辦?”
“呵呵。”
寧辰失笑道:“子敬協管兩部,又是軍議司祭酒,早已不堪重負了,若是你願執掌戶部,他會遷任兵部左侍郎!”
“拜見主公。”
王朗無奈一嘆,躬身而拜。
他原以為見過寧辰後,可以北上朝廷述職。
未曾想,不過是一路所見,張昭的幾番說辭,還有寧辰的重任委託,便成了大興的戶部右侍郎,著實有些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