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化笑而不語道。
時間不長。
江東軍所有高層匯聚府內大堂。
甘寧看著有些陌生的同僚,心中泛起了波瀾。
江東軍擴大,文武雲集,顯然已經難以用一軍來稱呼了。
“主公。”
眾文武起身看向大堂門戶。
“坐吧。”
寧辰行至上位落座。
“喏。”
喬舜,魯肅等人躬身落座。
“請。”
寧辰舉起酒樽邀飲。
“咕咚。”
眾人將杯中酒水一飲而盡。
寧辰目光掃過眾人,沉聲道:“揚州於江東有四郡,而今我們三郡在手,不適合以江東軍對外了。”
“主公明鑑。”
魯肅起身拱手道。
“不錯。”
眾文武附喝道。
寧辰捏著酒樽,淡笑道:“我們不受朝廷官職,故而從即日組建大興府,設六部治理內政民生。”
“喏。”
眾人恭敬道。
州牧府不存,以大興府治世。
同時,大興二字也將取代江東軍,成為他們對外的稱呼。
“子揚。”
寧辰沉聲道:“即日,禮部與吏部,兵部,軍議司商議,重置大興兵符,官印,官服,甲冑,以正大興之風!”
“喏。”
劉曄,魯肅起身恭敬道。
寧辰再度道:“由禮部牽頭,工部側重,在縣中建立學堂,郡中建立學院,大興城建立大興學府,其中如何劃分,我會給出章程!”
“喏。”
劉曄,喬舜應道。
“軍議司。”
寧辰斟酌再三,沉聲道:“四大軍團由我垂管,軍議司在各郡組建衛所兵卒,以營為建制,可募兵五千,其主為總兵,負責駐防郡縣,由軍議司,兵部互轄!”
“喏。”
魯肅,諸葛瑾,劉曄恭敬道。
“擴軍了。”
廖化,黃忠,太史慈,甘寧驚訝無比。
“興霸。”
寧辰敲打著桌案,責令道:“等豫章營組建完畢,第二軍團遷至彭蠡澤,改制水師,配合工部建造艦船。”
“喏。”
甘寧應喝道。
寧辰轉頭看向一側,沉聲道:“漢升,你拜子瑜為隨行軍師,負責對會稽郡的收取,並且討伐山越,切不可魯莽行軍。”
“喏。”
黃忠,諸葛瑾恭敬道。
寧辰淡笑道:“暫時如此,至於各部與軍議司諸事,你們要拿出章程,擇日呈遞入府,也是對你們才能的考驗。”
“喏。”
眾人躬身道。
喬舜起身進言道:“主公,如今陳元與周進出任太守,兵部,工部無人執掌,是否從中提拔,亦或者徵募名士出任。”
“呵。”
寧辰苦笑道:“無人可用,你和子敬操勞一些。”
“主公。”
喬舜躬身道:“會稽有一名士,暫居王朗客下,名為張子布,此人有經天緯地之才,勝我數十倍不止,定要留下他性命啊!”
“知道了。”
寧辰點了點頭。
漢末三國,名臣武將頻出。
江東這些名士,他自然心懷於胸。
可是,能不能重用這些人不在他,而在這些名士。
畢竟,他所過之地,興建學府,分田於民,損害了士人的利益。
“喏。”
喬舜躬身退下。
“嗯。”
寧辰摸了摸下巴,沉聲道:“暫時以收取會稽,組建郡營衛所為主,內政六部拿出治民章程,其他事情日後在議。”
“喏。”
眾人恭敬道。
魯肅起身進言道:“主公,是否要考慮一下自身大事!”
“刷。”
眾人側目而來。
寧辰今年十九,還未成家。
如今,江東軍更名大興,功業將成,怎麼能沒有承繼者。
“不錯。”
喬舜咳嗽了一聲,道:“主公,我喬氏一族也算江夏豪族,族內正好有兩位妙齡女子,喚大小喬,可安內室。”
“可以。”
眾人眸子大亮。
寧辰嘴角一抽,說道:“先收取會稽再說,百姓不安,我以何娶妻!”
“不過,喬舜,你可先去接觸喬公,若是願意,可攜家族子女定居大興城。”
“喏。”
喬舜瞬間大興。
主公雖然沒有明說,但也是有意了。
“退下吧。”
寧辰羞怒的擺了擺手。
自出山至今,連年征戰不休。
他忙於奔波,哪裡還有時間想兒女私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