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
寧辰平淡道:“從現在開始,你們父女可以在海昏城內隨意出行,只要不冒險出城,便不會出現意外,也可以見證荊州與江東軍這場和談。”
“多謝。”
黃忠微微一禮,帶著黃舞蝶離開縣丞府。
“主公。”
這時,諸葛瑾從一扇屏風後走出,恭敬道:“黃漢升此人勇猛無比,若是能夠收服,必然是一員無雙戰將!”
“不急。”
寧辰點了點頭,說道:“明日龐山民會到海昏,你領人出去迎接!”
“喏。”
諸葛瑾躬身而退。
……
翌日。
天際大亮。
海昏百姓出城勞作。
每一個人臉上都掛著洋溢的笑容。
行過城門之時,無不是對站立在城外的諸葛瑾等人行禮問好。
“兄長。”
“他們來了。”
諸葛亮神情陰鷙,看著前方行來的車輿。
車輿兩側,還垂掛著荊州州牧府與龐氏的旗幟,彰顯大族風範。
“孔明。”
“你收斂點。”
諸葛瑾告誡道。
“喏。”
諸葛亮無奈應允。
“咯吱。”
“咯吱。”
車輿停駐,遮蓋著的帷裳被掀開。
龐統躍下車轅,如同僕從一般,擺好了馬凳。
龐山民踏著馬凳走下,複雜道:“子瑜,孔明,許久不見了!”
“姊婿。”
諸葛瑾,諸葛亮二人微微一禮。
“來人。”
龐山民苦笑一嘆。
聞言,龐統連忙指揮僕從將後面兩車簡牘拉過來,躬身道:“諸葛叔父之事,我龐氏為之哀嘆,但姻親不可絕,這些書籍可贈於諸葛氏。”
“呵。”
諸葛亮譏嘲道:“龐士元,別以為穿著一身僕裝我便不認識你,你們拉著輛車簡牘,是在羞辱我諸葛氏嗎?”
龐統摸了摸鼻子,苦笑道:“孔明,你多想了!”
“可笑。”
諸葛亮嗤笑不已。
諸葛瑾亦是臉色鐵青道:“山民,此次你代荊州而來,就別論什麼姻親了,請入城吧!”
“嗯。”
龐山民無奈應允。
他來豫章,是因為利益所至。
所以,吃了諸葛兩兄弟的閉門羹,也是理所當然。
進入城池。
海昏城內人來人往。
龐統宛若沒見過世面一般,對一切充滿了好奇。
“丟人。”
諸葛亮鄙夷道。
龐統嘴角一抽,駁斥道:“某隻是聽說江東軍發跡賊匪,故而以為豫章民不聊生,沒想到如此繁華而已。”
“短視之徒。”
諸葛亮伶牙俐齒的譏嘲道。
“孔明。”
龐統忍不住說道:“你我雖然只見過數面,可算得上知心至交,諸葛叔父之死我們也是後來知道,需要如此敵視嗎?”
諸葛亮腳步一頓,面色發寒道:“你們兄弟為何來豫章?”
“這。”
龐統眸子一沉。
誠然,他們也是被州牧府利益所打動。
這才無視諸葛氏與劉表的恩怨,前來與江東軍談和。
……
縣丞府。
江東軍文武位列左右。
而黃忠父女,也被王嶽邀請而來,在屏風後聆聽。
“寧將軍。”
龐山民,龐統踏入大堂,躬身作揖行禮。
“坐。”
寧辰指著兩張空位。
“喏。”
二人屈身坐在客位。
諸葛瑾也坐在屬於自己的刑部之主的位子,而諸葛亮則是站在其身後,並未有資格落座。
“嘿。”
見此,龐統眼中滿是揶揄。
諸葛亮目不斜視,心中卻激起了鬥志。
現在,他尚還年幼,沒有資格參與軍政議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