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府。
殺機肆虐廳堂。
大興文武神情冷肅,如同寒芒出鞘。
寧辰扶刀而立的身姿,猶如日月般熾熱浩瀚。
以橫貫數千年的威儀作刃,壓得郭嘉,朱皓難以起身直視,連氣血渾厚的典韋都冷汗涔涔。
“將軍。”
郭嘉咬牙道:“不聯姻也無妨。”
寧辰收起威儀,平淡道:“今日你們是客人,大興以禮相待,若是再展鋒芒,大興的刀也可以斬人首級。”
“喏。”。
郭嘉苦澀回應。
從未想過,寧辰竟然如此強硬。
他不過是在試探大興的前路,就遭受這般的威脅,可怕啊!
“好了。”
寧辰大袖一揮,淡淡道:“大漢興侯一事,我大興不予理會,但若是再敢敗壞大興,想必徐州的溫侯,也不介意再度殺回兗州。”
“喏。”
郭嘉再度回應。
“便如此吧。”
寧辰踏步走向後堂。
偌大的廳堂,一時間落針可聞。
張昭,王朗,魯肅等人面色古怪的看著郭嘉與朱皓等
“咳咳。”
劉曄乾咳道:“奉孝,文明,你們舟車勞頓,在主客司休息幾日,在返回兗州如何?”
“也好。”
郭嘉無奈道。
“告辭。”
眾人作揖而退。
在踏出府門之時,盡皆失笑不已。
郭嘉,朱皓太不瞭解寧辰,更不瞭解大興了。
郭嘉揉了揉眉心,聽著笑聲無奈道:“公達,有道將軍太過莽撞了,豈有人能以一己之力而敵天下!”
“奉孝。”
“莽撞的是你們。”
荀攸淡笑道:“奉天子以討不臣,應該是叔父的策略,可是你們沒想過,遵守這條規則者,皆是大漢臣子,而主公卻是從天嶽山發家,根本不會在乎所謂的朝廷詔令!”
“是啊。”
郭嘉眉頭一挑。
此行,他目的已經達到了。
冊封是小事,真正目的是試探大興即將所指的兵鋒。
“公達先生。”
朱皓滿是憋屈道:“如今大興有長江天下可以據守,不懼天下強敵,若是你們殺出江東,大興以何自處?”
“呵呵。”
荀攸笑容頗具深意,說道:“你們不是已經遞過來大義了嗎?”
“嗯?”
郭嘉,朱皓瞳孔一縮。
荀攸淡淡道:“興侯之名,主公不受是一回事,天下人承認是一回事,大興還是那個大興!”
“淮南。”
郭嘉駭然無比道。
荀攸目光悠長,說道:“叔父的陽謀,是一柄雙刃劍,既壓制了大興顯學,同樣也給了大興出兵的藉口,至於大興內部所有人,從未有人會認為主公接受冊封,哪怕是江東百姓也是如此。”
“可……”
郭嘉欲言又止。
荀攸淡笑道:“出兵時借用大義,治理民生時依舊有大興準則,你們這叫聰明反被聰明誤。”
“無恥之尤。”
郭嘉氣的差點一口老血吐出。
寧辰什麼都不要做,就受了巨大的利益。
不拒絕,不同意,反正出兵就舉大義,不出兵依舊用大興舉善政治理百姓,這是一柄無往不利的鋒矛啊!
“哈哈。”
荀攸朗笑著走向遠處。
“走吧。”
劉曄淡然一笑。
大興的野望,從未被粉飾。
一紙詔令不可阻,朝廷使節亦不可阻。
諸事已清,郭嘉,朱皓等人沒有留在大興的必要。
三日後。
劉曄攜禮部官吏送人出城。
臨近年關之時,郭嘉,朱皓等人才返回許昌。
“奉孝。”
曹操出城相迎。
“主公。”
郭嘉眼中滿是苦澀。
“入府。”
曹操將厚重的大氅披在郭嘉身上,並未詢問江東諸事。
“喏。”
郭嘉感動應允。
時間不長。
眾人行回府中。
此刻,大將軍府,儼然換成了司空府的匾額。
“如何?”
曹操走上主位,不禁問道。
“主公。”
郭嘉苦笑道:“與我們預料的不差,寧有道拒絕了敕封,不過也並未對外反駁!”
“那就好。”
曹操眸子一亮。
荀彧,程昱等文武也鬆了口氣。
郭嘉斟酌再三,複雜道:“公達在大興出仕,時任兵部右侍郎,加任軍議司軍諮祭酒,位在魯子敬之上。”
“什麼?”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