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陵?”
瞬間,無數人驚悚不已。
“完了。”
“真的完了。”
梁剛心若死灰,眼中滿是頹廢。
阜陵是連線淮南與廣陵的重地,若是淪陷便是滅頂之災。
“梁將軍。”
樂就果決道:“你立刻率兵五千奔赴阜陵,縱然沒有艦船快,也能配合阜陵守軍夾擊大興,若是阜陵有失,你我無法對陛下交代。”
“歷陽呢?”
梁剛心中冒出寒意道。
“沒辦法了。”
樂就搖了搖頭,嘶啞道:“我們還有一萬將士,如果只守衛渡口,可以將大興阻擊在大江之上,登陸戰我們不懼大興!”
“也好。”
梁剛應喝一聲。
淮南分兵。
一萬五千守軍瞬間銳減三成。
對於兵力的縮減,留駐的將士心中不安。
分兵意味著淮南兵力開始拙荊見肘,若是再有不測,便是覆滅之危。
“來人。”
樂就在帥帳中喚入一個小將。
“將軍。”
淮南小將恭敬道。
樂就取出一封書信,斟酌再三道:“你立刻快馬前往壽春,向陛下稟報歷陽戰事,若是有可能,放棄廣陵一郡,並且對歷陽援兵!”
“喏。”
小將接過書信狂奔出帥帳。
“陛下。”
“主公啊。”
樂就看著簡略地圖,眼中滿是擔憂道:“大興來勢洶洶,寧有道又雄才大略,早知今日危機,就不應該在亂世稱帝。”
阜陵有失。
歷陽的守軍縮減。
他對廬江也產生了危機。
畢竟,彭澤渡可是有大興的水師,而且還是一萬軍的第二軍團。
淮南交戰。
席捲四方勢力的戰爭。
此戰,被天下無數梟雄所望。
荊州。
襄陽,州牧府。
劉表與眾文武匯聚議論。
蒯良看著篇幅巨大的地圖,蹙眉道:“袁公路此戰四面楚歌,曹孟德,呂奉先,寧有道都不是泛泛之輩。”
“是啊。”
蒯越等人嘆道。
劉表目光陰鷙道:“亂世稱帝,世人所不容,死不足惜!”
“主公。”
蒯良眉頭緊皺道:“袁術戰敗應該無疑,呂布收復廣陵也無所謂,若是曹操拿下汝南,亦或者大興收復廬江,淮南兩郡,對我們都是極大的威脅!”
“不錯。”
蔡瑁頷首道。
劉表思忖道:“子柔,你以為此戰誰可獲大利。”
“曹孟德。”
良極為篤定道:“此人舉朝廷大義,以孫伯符為先鋒,更是讓劉玄德駐兵沛國,表呂布為左將軍,就算寧有道能攻入淮南,也極難守住!”
“是嗎?”
劉表心中不安道。
蒯良頷首道:“不過再怎麼變化,短時間內也無法觸及荊州,至少有黃祖與張繡阻擊前方,荊襄大地無憂。”
“主公。”
蔡瑁狠厲道:“江東現在必然空虛,不若末將率軍襲擊豫章?”
“混賬。”
劉表臉色一變,驚怒道:“袁公路稱帝,我等身為漢室宗親,不對其用兵也就罷了,這個時候偷襲大興,世人會如何看待,誰還會拱衛漢王室。”
“末將知錯。”
蔡瑁臉色頓時一白。
良勸誡道:“主公,德圭將軍,我們現在坐山觀虎鬥足以,袁術敗亡之後,寧有道與曹孟德必是兩虎相爭!”
“嗯。”
二人頷首沉默。
與此同時。
南陽。
宛城,太守府。
張繡麾下文武齊聚。
賈詡,張先,雷敘,胡車兒等人入堂。
“先生。”
張繡作揖道:“淮南大戰,雖然不波及南陽,可是曹操屯兵定陵,並且以孫策為先鋒,我等不得不防啊!”
“不必。”
賈詡平靜道:“此戰不會波及南陽。”
“哦?”
眾將驚訝道。
“公子。”
賈詡沉聲道:“袁術登基稱帝,為世人所不容,可終究是利益所至,曹操,呂布,寧有道都是在蠶食他的轄地。”
“先生。”
張繡目光閃爍道:“你以為此戰誰會獲得大利。”
“寧有道。”
“大興必將錨定中原。”
賈詡捋了捋鬍子,極為篤定道。
“是嗎?”
張繡眉頭緊皺,沉聲道:“曹操有兗州為後援,還調動孫策,劉備,呂布這樣的人,為何大興會勝。”
“烏合之眾。”
賈詡搖了搖頭,解釋道:“孫策可用,可劉備屯兵沛國不過是在防備徐州,而呂布一介匹夫,能收復廣陵已經是極限,我等能看透,寧有道雄踞江東,以大興治世,如何能不做出防備!”
“可是。”
張繡欲言又止。
賈詡無奈道:“公子,劉備,呂布在徐州有間隙,大興只要抗擊呂布數日,他便會退兵防守下邳,曹操雖然可以號令二人,可人心難制,這就是他敗於寧有道的關鍵所在。”
“嗯。”
張繡點了點頭。
“公子。”
賈詡抬頭看向許昌方向,沉聲道:“南陽不是善地,劉表讓我們駐守宛城,一方面是平衡黃祖的勢力,一方面是抗擊曹操,而宛城對許昌有威脅,遲早曹軍會兵臨城下。”
張繡悵然道:“我們沒得選啊!”
“合縱連橫。”
賈詡智珠在握道:“若是大興能收復廬江,淮南,寧有道就要面對荊州與兗州的壓迫,我們可與其結盟!”
“當真?”
張繡眸子大亮。
賈詡點了點頭,繼而搖頭道:“結盟是上策,可大興是否同意還是兩說,等寧有道坐穩兩郡再議吧!”
“也是。”
張繡若有所思的看向廬江方向。
二月二十。
大興左護軍甘寧發兵。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