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雄據江東,開局霸王之力

第70章 三熟稻穀天下驚

“這是在掠奪。”

周瑜瞳孔大張,駭然無比道:“分田制,五十稅一,攤丁入畝,這些都是大興的善政,直到三熟稻穀的出現,徹底激化了百姓對大興的嚮往,大興治下廬江,淮南與汝南一河之隔,故而他們才舉族遷徙!”

“兄長。”

孫權竭力勸阻道:“現在當要安撫百姓,若是不做出針對,汝南將成為一片空地,賦稅皆無,兵力無法充裕,這是滅頂之災啊!”

“啪嗒。”

“啪嗒。”

“啪嗒。”

孫策徘徊在上位,果決道:“吳景,孫賁,你們二人領軍兩千,立刻趕往淮水,攔截渡河的百姓,切莫侵犯淮南!”

“喏。”

吳景,孫賁起身道。

孫策轉頭看向周瑜,說道:“汝南如此,沛國,徐州亦然,我們當得詢問司空府,才能做出撫民之策。”

“不錯。”

周瑜頗為無力。

大興輯報。

在天下太過氾濫了。

三錢的售價,直白的文字。

不少百姓可以看懂,一傳十,十傳百。

這就是寧有道的一柄軟刀子,在他們身上一刀一刀的削肉。

三熟稻穀。

威力太過巨大了。

不過半個月時間,各方勢力做出應對。

淮南。

壽春,都督府。

太史慈,董襲二人身心俱疲。

“累了?”

魯肅親自為二人斟茶道。

“咕咚。”

太史慈抿了口茶水,苦笑道:“孫策在下蔡屯兵,劉備在谷陽屯兵,呂布在淮陵屯兵,感覺淮南就是四戰之地。”

“廬江還好。”

董襲慶幸道:“我們有江東總兵鄧當在彭澤渡策應,緩解了不少壓力,不然要在兩地奔波防衛!”

“習慣就好了。”

“畢竟,我們是大興的鋒矛。”

魯肅走回上位,安撫道:“此次三熟稻穀對百姓影響太大了,各方諸侯不得不堵截百姓來大興,可你們也別忘了,此消彼長之下,他們治下的百姓將會無比仇視這些諸侯。”

“咕咚。”

太史慈,董襲嚥了口唾沫。

魯肅告誡道:“固然如此,我們的防備不能少,主公可能在明年要對交州用兵,所以淮南,廬江絕對不能出問題!”

“喏。”

二人應喝道。

“大風起了。”

“天下都將動盪。”

魯肅凝眸看向江東方向。

大興學府,現在才剛剛開始發力而已。

只要十餘年,乃至數年,這股新生力量,將會完全成為大興的中流砥柱,那時他們六部,軍議司,郡縣官吏才可以充盈,去應對至強諸侯。

九月中旬。

三熟稻穀之術。

已經被荀緝等人編冊成書。

並且,被專利司所印刷,加封印章。

書籍扉頁,印著大興農學刊發,已申上司,不許覆板,並且開始將這些書籍朝各郡販賣而去。

想要發展三熟稻穀,做不到絕對保密。

故而對大興有威脅者,只有荊南四郡,以及西川等地。

這些地域,將會在大興統治交州後,徹底錨定,也無懼他們肆意推廣三熟水稻。

同時,三熟稻穀,在他們治下有巨大的弊端。

大興府。

眾文武匯聚議事。

張昭率先出列,奏稟道:“主公,六部已經審過三熟稻穀書,並且在大興治下六郡販賣,恐怕無法禁止流入其他州郡。”

“無妨。”

“他們推廣不開。”

寧辰翻看著文書,沉聲道:“三熟稻穀的耕種極為辛苦,他們治下的百姓良田稀缺,賦稅苛重,百姓勞累至死,只會被剝削,未必能如大興一般推廣!”

“喏。”

張昭恭敬道。

王朗起身道:“秋收已過,戶部已經在淮南,廬江開始審計良田,雖然各地諸侯有封鎖,還是有不少百姓逃難而來,各縣府衙已經開始登記造冊!”

“尚可。”

寧辰若有所思道。

喬蕤起身道:“入海艦船已經暫定,工部與公輸學子以籌海圖編為基礎,改制福船為夷州艦,長四十四丈,闊一十八丈,九桅十二帆,上下四層,可乘兵卒三千,船工三百餘。”

“刷。”

眾人凝目過來。

極為明顯,夷州艦驚到了所有人。

不管是艦船的規模,還是九桅十二帆,都要強於除數倍。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