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雄據江東,開局霸王之力

第76章 大興揚帆東入海,舉兵數萬赴夷州

曹操從桌案上拿起幾份輯報,沉聲道:“南下宛城,你也奔波了不少日子,早些回去休息,明年要好生髮展校事曹了!”

“喏。”

郭嘉躬身而退。

“交州。”

曹操檢視著輯報。

他有預感,大興要脫變成龍。

如果不計利益的拿下交州,必然是為了鋪墊荊州戰場。

翌日。

大漢朝廷早朝議事。

曹操劍履上殿,數典劉備諸罪。

當著滿朝公卿,請詔剝奪了劉備的豫州牧一職,同時為孫策請鎮東將軍,與淮陵亭侯一爵。

劉備回朝之時,已經是建安三年的大年初四,一切成了定局。

同時,請表鍾繇為侍中,持節都督關中事。

正月初五。

江東。

大興城中。

年關的喜氣還未散盡。

但是六部,軍議司已經運轉了起來。

大量的儲糧,軍械,旌旗,不斷朝吳郡運輸而去。

軍議司。

眾人再度匯聚。

荀攸呈上文書,恭敬道:“主公,大海之上潮溼,兵部與戶部弄了不少陶罐來封裝熟糧炒豆,入海之後這些陶罐可以灌入猛火油,作為攻擊手段。”

“淡水呢?”

寧辰翻看著文書道。

荀攸解釋道:“工部弄了很多水袋,還有木桶承裝淡水,並且還配備了大量不易變質的酒水,這也是無奈之舉,只需要艦船可以抵達夷州便能補充。”

寧辰蹙眉道:“可有預估多久抵達夷州?”

“這。”

荀攸沉默了。

寧辰抬頭看向眾人道:“不確定,還是不敢說?”

“主公。”

荀攸解釋道:“快則十天,慢則一個月,需要保證牽星術與航海圖可以使用,其中航海圖是主公提供,而牽星術還從未有過保證,而且抵達夷州之後,當地有多少人,是否會受到抵抗,都需要子敬自己做出決策!”

“知道了。”

寧辰合上文書,沉聲道:“也就是說,你們已經做好了所有輜重保障,至於如何出兵,需要看子敬的決策!”

“是。”

荀攸恭敬道。

“尚可。”

寧辰起身看向眾人,淡笑道:“明日一早,我會啟程前往吳郡渡口,你們也跟著去,子揚從明日開始,在交州歸治之前,留在吳郡做輜重統籌!”

“喏。”

眾人躬身應允。

大興入海,這是一場巨大的考驗。

縱觀歷史,還從未有過如此規模的艦隊與大軍入海航行。

傳聞大秦帝國時期,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派遣徐福出海尋仙,也只是領了幾千童男童女而已。

豎日。

日上杆頭時。

寧辰與軍議司眾人出行吳郡。

此去是為了見大興學子,更是為大興兵卒誓師。

建安三年,據他們分析,將是司空府沉寂的一年,卻是大興錨定荊南四郡,潛龍升淵俯瞰天下的一年。

城樓上。

張昭等人目送車馬遠去。

眾人眼中滿是憂慮,更多的是期盼。

大興將未來賭在交州戰場,同時也將數萬將士送入大海。

能活著回來幾人,能否拿下交州,一切都是未知數,因為這是一場開天闢地的戰爭,無論勝敗都會被載入史冊。

或許,千百年後,有後人談及時。

建安三年,大興揚帆東入海,舉兵數萬赴夷州,將會成為浩瀚歷史中最為濃厚的一筆。

正月十六日。

寧辰已經行至吳郡境內。

海鹽。

臨海之縣。

曾多次被海水漫城。

永建年間,縣城被海水吞噬,成為一片湖泊。

自定伐交州之後,工部,兵部,軍議司在此地建立渡口,

並且開設船廠,督造除艦,樓船等等。

直到年關之日。

大興第一艘夷州艦從船廠中建成。

此刻,大興軍營轅門處,魯肅與眾將等候。

本來他們是準備匯聚大軍與船廠工匠來迎接,可寧辰以戰時不拘禮,盛時不勞民的藉口婉拒了。

日落黃昏時。

地平線處出現了大隊身影。

寧辰,賈詡,荀攸等人以戰馬騎乘而來。

大軍要入海,學子在奮力,十萬工匠在日夜辛勞,非他們不想乘坐馬車,而是無顏以車輿面對這些為大興鑄造基石之人。

“主公。”

“諸位。”

魯肅踏步上前接過寧辰坐騎的韁繩。

“呵。”

寧辰翻身下馬,扶著青缸劍笑道:“讓你這個大興都督為我牽馬,若是傳出去還以為大興的都督只是一個牽馬的馬伕!”

“仁者見仁。”魯肅毫不在意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