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雄據江東,開局霸王之力

第63章 寧辰:離間計?我擋!

寧辰深吸了口氣,說道:“擇日,六部拿出章程,我進行批閱修改,以資我大興百姓學子之新創!”

“喏。”

眾人再度應道。

“暫時如此。”

寧辰沉聲道:“子揚先留一下。”

“喏。”

眾人躬身退出大堂。

“主公。”

劉曄則是好奇道:“可是對徐州來使接納問題?”

“不是。”

寧辰搖了搖頭,從桌案上抽出一張紙,淡笑道:“你可還記得禮部職責中,有大興輯報一事?”

劉曄頷首道:“卻有此事,不過一直未曾明白輯報為何物。”

“大興顯學。”

寧辰將紙張遞上,沉聲道:“其實顯學,就是多種輯報合一的表現,主要負責我大興善政,與民生詳解,販賣於百姓之間!”

“懂了。”

劉曄翻看著輯報紙張。

大興輯報。

是寧辰早有的設想。

縱觀諸夏曆史,第一份官方輯報出產與大唐時代。

而他不過是將這個時代提前了幾百年而已,並且作為大興善政對外的宣傳,打消各州郡百姓對大興的抗拒。

“主公。”

劉曄翻看道:“這輯報,描述了淮南收復的影響,並且書寫了撫卹善政的見地,還有不少奇人異事,而且言語極為直白啊!”

“不錯。”

寧辰淡笑道:“大興顯學說的不過是一年前的江東,而日後大興輯報,將會一月一販賣,籍此彰顯我們治下的民生,有些善政百姓也無法理解,故而以輯報為百姓解讀。”

“咕咚。

劉曄吞嚥著唾沫,震撼道:“輯報為喉舌,可握百姓為劍!”

“嗯?”

寧辰眼中滿是驚訝。

沒想到,劉曄竟然能有如此見地。

“主公。”

劉曄捏著輯報,駭然道:“朝廷以官吏士族為媒介去溝通百姓,士族便以學識愚弄百姓,他們代民之口與朝廷爭權,我們反向為之,便是握百姓為劍,橫掃天下啊!”

“不錯。”

寧辰欣慰無比。

看來,並不能小覷天下人。

劉曄,荀攸這些人不過是被時代所拘束,不然成就會更加偉大。

“主公。

“輯報售價幾何?”

劉曄渾身顫抖的翻看著輯報。

“三錢。”

寧辰淡笑道:“一月一輯報,只需售賣三錢足以,編撰印刷發售,禮部與大興司業商定,而後呈入府中審閱,此次就先以此版印刷販賣吧!”

“喏。”

劉曄躬身作揖道。

“子揚。”

寧辰告誡道:“大興輯報,是我大興府與百姓溝通的橋樑,若是被不軌之人所掌,曲解善政真意,將會引發彌天大禍!”

“主公放心。”

劉曄鄭重一禮。

大興輯報,大興府對民之喉舌。

如此利民之重器,絕對不下於兵權,故而要謹慎而為。

劉曄離開。

開始操弄大峙輯報的印刷等事。

自從寧辰拿出新造紙術與活字印刷術,轉輪排字法,大興境內的書籍可謂是氾濫成災。

曾經無數寒門學子的美夢,在此地實現了。

“主公。”

王嶽匆匆入府。

寧辰眉頭緊皺道:“何地出事了。”

“淮南。”

王嶽低頭忐忑道:“淮南令使徐光奏稟,近日兩郡都督魯子敬與汝南有書信來往!”

“咕咚。”

寧辰抿了口茶水。

王嶽奉上一封書信,恭敬道:“司天衛從不少廢棄文書中挑揀到了一封書信,上面是周公瑾對魯子敬的思念之語,不過有部分被塗改,無法獲取其中訊息!”

“沒了?”

寧辰波瀾不驚道。

“沒了。”

王嶽頷首說道。

寧辰搖了搖頭,失笑道:“我既然敢讓子敬坐鎮淮南,並且都督兩郡軍政事,怎麼可能因為幾封書信而產生懷疑,你傳訊董襲與太史慈,不論淮南,廬江有任何風言風語,都不得忤逆子敬的軍令。”

“喏。”

王嶽躬身退出大堂。

“周公瑾。”

“你可真狠心啊。”

寧辰看著塗改一團的書信,眼中滿是冷意。

這也就是他信任,才能如此寬宥,若是放在兗州,曹操那般狐疑性子,恐怕魯肅早就人頭落地了。

數日之後。

太史慈,董襲收到口信。

二人一頭霧水的踏入壽春都督府中。

“子義。”

“元代。”

魯肅正在伏案處理內政。

見二人披甲扶刀入府,驚訝無比道。

“都督。”

太史慈摸了摸鼻子,苦笑道:“主公今日從大興傳來訊息,說是日後不管淮南,廬江有任何風言風語,都不得忤逆都督軍令,未將確實有些不解!”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