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樓三層的考場裡,陽光透過窗戶,在課桌上投下溫暖的光斑。
全省選拔來的物理尖子們正埋頭答題,筆尖劃過紙張的聲音沙沙作響,空氣中瀰漫著專注的氣息。
後排靠窗的位置,林遠坐姿端正,神情平靜,彷彿窗外的陽光也格外偏愛他,落在他乾淨的白襯衫上。
鐵手張揹著手,在過道間緩緩踱步,目光掃過一張張或緊張或沉思的臉。
他走到林遠桌邊,腳步自然地慢了下來。
林遠正在解一道綜合大題,題目複雜,步驟繁多。
鐵手張看著林遠流暢地寫下幾行清晰簡潔的步驟,答案躍然紙上,嘴角忍不住向上彎了彎。
這小子,解題還是這麼幹淨利落。
“思路很清晰。”
鐵手張的聲音不高,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讚許,在安靜的考場裡顯得格外清晰。
他很少這樣直接表揚學生。
林遠抬起頭,看到鐵手張溫和的目光,微微頷首:“謝謝張老師。”
第二題是關於利用聲波測量距離的。
不少學生開始列長長的公式,草稿紙上寫滿了計算過程。
林遠放下筆,手指在桌沿輕輕點了點,似乎在思考。
幾秒鐘後,他報出了一個數字。
鐵手張正好走到他旁邊,聽到這個數字,有些疑惑:“林遠,這題你心算出來的?”
他記得這題的資料並不簡單。
“嗯,”林遠點點頭,語氣自然,“習慣了,省點草稿紙。”
鐵手張看著他坦然的樣子,想起他平時的種種“非常規”操作,無奈地笑了笑,搖搖頭,沒再說什麼,只是眼神裡的包容更多了些。
他繼續巡視,心裡卻暗自嘀咕:“這小子,總有些讓人意想不到的地方。”
果然,十個億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就算是掉下來的也要看人。
第三題是壓軸題,要求設計一個模擬光影變幻的簡易電路模型。
題目描述比較抽象,難度陡然上升,考場裡響起幾聲輕微的吸氣聲。
林遠沒有立刻動筆。
他伸手從書包側袋裡拿出一個東西。
那是一個巴掌大小的透明方塊,像塊鎮紙,在陽光下折射出柔和的光暈。
方塊內部嵌著極細的銀色紋路,看起來像某種工藝品。
他輕輕把方塊放在桌角,對著窗外的光線調整了一下角度。
奇妙的事情發生了,隨著光線角度的變化,方塊內部的光影竟然開始緩緩流動變幻,如同微縮的星河在無聲地舞蹈。
“哇……”旁邊有同學忍不住發出低低的驚歎,目光被吸引過來。
鐵手張也被吸引,他走近幾步,彎下腰,好奇地看著這個神奇的小方塊:“林遠,這是?”
“一個朋友做的小模型,”林遠解釋道,聲音平和,“原理和題目要求的差不多,看著它,反推電路結構會容易些。”
他看向鐵手張,“張老師,這個算實物參考嗎?不算違規吧?”
鐵手張仔細看著那變幻的光影,臉上是純粹的欣賞和驚奇:“不算違規,當然不算,這模型太精巧了,很直觀,比干巴巴的題目描述強多了。”
他臉上帶著笑,語氣裡滿是肯定:“這朋友手真巧!”
就在這時,一陣輕微但持續的震動聲從林遠口袋裡傳來。
林遠拿出手機,看了一眼螢幕,是一個來自瑞士的陌生號碼。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