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時間一晃而過,石落部族下風口百米處,一座造型獨特的爐子不知何時出現在這處。
這是王啟在這接近十天的時間內,失敗許多次後,摸索出來的鍊鐵爐子。
其整體為中空圓柱形狀,底部設有側門連線鼓風裝置。
爐壁內的耐火泥王啟試驗了好幾種,本來他一步到位用高嶺土來製作,直接製作高爐!
但奈何石落部族周圍沒有高嶺土。
“據說高嶺土依長石,雲母,黃玉等所生,山海經上記載有云母的地方倒是不少……”
無奈之下,王啟退而其次用了粘土,高爐變成了最簡單的土爐。
這個就簡單許多,由粘土和碎草製成。
至於燃料,普通的木柴無法使用,最好的是焦煤,可惜也沒有,於是王啟選擇了木炭。
一些做完後,王啟往爐內分層放入鐵礦石和木炭,加入一些石灰石吸附雜質。
直到爐子填滿,王啟看著面前像模像樣的爐子,和兩位少年對視一下。
“開始鍛鐵!”
從洗石澗背過來的礦石中,銅礦,鐵礦都有,在這裡面,銅礦的鍛造難度雖然沒有鐵礦那麼高。
但王啟還是決定從鐵礦開始煉起,因為但凡能煉製鐵礦,銅礦自然也能練。
而能煉製銅礦,卻不一定能夠煉製鐵礦,鐵礦的熔點比銅礦要高太多了。
王啟點燃爐子內的木炭。
石千里在一旁不斷地轉動,王啟拜託木匠所做的簡易鼓風機,爐子內升騰猛烈的火苗。
“希望這次能成功……”
王啟不免在心裡捏了一把汗……
他現在用的法子,其實是最古老的鍊鐵技術。
最後就算成功,所能得到的,也是沒有完全熔鍊的鐵塊,但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
“想要真正獲得純度較高的鐵水,最起碼需要一千五百度往上的高溫,這需要後世的高爐,需要耐火磚,耐火泥,需要高嶺土,需要煤炭……”
奈何這些,王啟一個都沒有,石落部族雖然收藏的石頭很多,可說到底,這裡只是山海世界的一處偏僻之地。
王啟撫摸下巴,繼續思忖道,“到最後,還是選擇了這種最古老也是最簡單的辦法。”
“雖然這種爐子的溫度只能有八百到一千度左右。”
“最後也只能燒結出來雜質很多的海綿鐵。”
“但沒關係,就算是海綿鐵,最後經過不斷的鍛打,去除雜質,一樣能製成鐵器!”
這麼想著,王啟目光落在不斷鼓風的石千里身上,看少年已經被高溫炙烤出滿頭大汗,當即走上前去。
“千里你先歇會兒,我來吧。”
王啟走上前替班,手掌不斷轉動鼓風機,把空氣送入爐中,這個過程十分漫長,最起碼需要五六個小時。
中間需要不斷的從爐頂新增木炭等維持溫度,是一個稍有差錯,就會失敗的方法。
前面幾次失敗,便是因為爐子燒到一半直接裂開坍塌,導致煉製失敗。
這次他吸取了前面的經驗,把粘土過濾了幾遍,保證沒有雜質,來維持穩定,又新增碎草來防止開裂。
王啟看著在不斷燃燒後,已經緩緩出現小裂口的泥土爐子,心中默默祈禱。
“千萬可別燒到一半塌了……”
也許是王啟經過的祈禱起了作用,或者是有了前幾次的經驗。
直到五六個小時過去,天空中的太陽緩緩西沉,餘暉把雲層染成紅色。
灰頭土臉的三人看著緩緩熄滅的爐子,皆默默鬆了口氣。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