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據後世記載,最早出現在商周時期,鐵犁直到西周晚期至春秋時期才出現,西漢出現了直轅犁,至隋唐時代,才出現了曲轅犁!
自此之後,曲轅犁在後世的歷史上大放光彩,一直到機械化的來臨,才被鏵式犁取代。
“但鏵式犁只是適合裝備在機器之上,在這遠古年間,最好還是用曲轅犁。”
王啟回憶起以前刷到過的,曲轅犁的製作影片。
曲轅犁攏共由十一個部件組成,即犁鏵、犁壁、犁底、壓鑱、策額、犁箭、犁轅、犁梢、犁評、犁建和犁盤。
看上去很複雜,而實際上也確實複雜,在苦思冥想了好一會兒後,王啟發現以石落部族內的技術,能否做出曲轅犁還是未知數。
“犁頭的話,可以讓石從巫祝用堅硬的黑石來替代,犁身的話……”
王啟決定先去找一下部族內的木匠。
夜色降臨的洞穴中,王啟向木匠們詳細講述了自己的需求。
甚至怕木匠們不懂,王啟撿起一根木炭做筆,還在地上畫出了各部件的示意圖。
“怎麼樣?你們能不能搞出來這東西?”
“這個彎曲的地方,必須要是一根木頭嗎?”木匠撫著下巴詢問,王啟所畫的示意圖裡,不用做犁頭的話,由木頭組成的曲轅犁其他部分倒是不難。
但那根曲轅,若是需要是一整根的話。
“這樣的木頭可不好找。”
“彎曲的木頭?”王啟聞言面露疑惑,“不是用直木來彎曲……哦對,差點忘了你們還不知道彎木的方法。”
想要讓一根筆直的木頭彎曲成工匠想要的模樣,這就不得不說到彎木法。
適合這個時代的,大致有四個方法,熱水浸泡法,熱蒸汽法,木夾法,熱沙浸泡法。
王啟把這些方法一股腦的告知給面前的木匠們,直聽的他們眉頭緊鎖。
“這些方法真的可行嗎?木頭如此堅硬,又怎麼能輕易被塑形?”看兩位木匠臉上皆是疑惑模樣,王啟笑道。
“行不行的話,你們親自來試試不就可以了?”
很快,趁著夜還未太深,用過晚飯後,架起的石鍋內被重新加入水,在炭火上咕嘟咕嘟開始冒著熱氣。
木匠們拿來幾根用利刃削掉外皮的圓棍放入鍋中,讓木棍像食物一樣煮。
此時部落族人已經全部回到洞穴,外面房屋的清理需要幾天時間,所以還無法搬出去。
幾個穿著獸皮衣到處跑的小屁孩圍上前來。
他們望向咕嘟咕嘟的鍋內,以為在做什麼好吃的,在看清楚後,頓時露出大失所望的表情。
邊上的兩位木匠,則看著王啟不斷地添柴,將信將疑看著鍋內翻滾的木頭。
一個時辰後,王啟覺得時間差不多後,把削皮的木棍從鍋中撈出,在沸水煮過後,這木棍漲大些許,顯然吸足了水分。
“要的就是如此,”王啟把木棍拿到一旁,用溼潤的麻布包裹,放在提前準備好的支架上。
在邊上木匠的幫助下,木棍被慢慢壓彎,然後固定住。
“好了,”抹了一把被熱氣逼出的細密汗珠,王啟看著被固定住,壓出弧度的木棍,看向身旁木匠。
“只要把這木棍放置在乾燥處,等其自然乾燥後,就算脫離固定,它也會保持如今的模樣,算算時間,明天應該就可以了!”
兩位木匠對視了一眼,皆從對方目光內看出狐疑,原本筆直的木棍怎麼可能因為水煮過後,壓彎固定住就此定型?
這已經超出了他們的知識儲備範圍,自然不信!
但不論相信與否,明日便能見分曉了。
最起碼這次,不用他們熬夜趕製東西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