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女魃先祖,您能否同我們的戰士們一起回到女子部族去?我們一定會拿出最高的規格來招待您!”
“而且是您的話,”女羽語氣真摯道:“我這個族長位置,也可以讓女魃先祖您來……”
“倒也不必如此,”女魃卻輕輕搖頭,她伸出手掌分開女羽粘在一起的頭髮:
“女羽是吧……以你如今的實力,作為女子部族的族長,倒是沒什麼問題。”
“只不過,“女魃拉長語調,略帶諷刺意味道:“你們的脾氣也該收斂收斂了。”
“我們會的,女魃先祖……”女羽被訓斥的羞愧低頭,她保證道:
“以後吾等一定謹記女魃先祖的教誨,絕不會發生今日的這種事情了!”
“只是,”女羽再度勸道:“女魃前輩真的不打算回去了嗎?若是女魃前輩願意往返,吾等女子部族,絕對夾道歡迎……”
“我不會回去的,”女魃再度搖頭拒絕道:“並非是我討厭爾等,只是因為……”
女魃偏轉視線,落在走上前來的王啟身上,她眼眸中泛起柔和之色:
“我已經找到了更好的歸宿,也不再想回到那片把我驅逐的土地之中。”
“女羽,你走吧……”
“女羽族長,你沒事吧?”
這時,女花、女蕊跑上前來,小心的蹲下檢視女羽的傷勢,發現此時的她雙手血肉模糊,傷勢很重,若是不趕緊醫治,雙臂有報廢的風險。
但女羽卻顧不得這些,她咳嗽一聲開口道:“你們先扶我起來。”
“可是族長……”女羽堅定的眼神下,兩姐妹小心攙扶著把女羽扶起。
有了支撐,女羽這才勉強站直身軀,她看向面前的女魃,深吸一口氣恭敬道:
“既然女魃先祖不願意回到部族,我等自然不會阻攔,只是,關於您擺脫詛咒這件事情,我會如實告知部族內的巫祝和所有族人。”
“待到那時,還請女魃先祖,不要阻攔來探望您的那些族人。”
女魃聞言,輕笑道:“我隨著啟明部族沿著赤水前行,一路向南而去,告知我的訊息可以,但來尋我這件事情……”
“我明白了,”女羽神色鄭重的點頭道:“我會攔住那些人,讓她們不來打擾您的。”
這時,王啟走上前來:“女羽族長,你部族那邊離軒轅族很接近嗎?那不知能否幫我傳遞一些訊息?”
“以及,如果碰到鬥部族的人,幫我給他們的族長鬥血問個好。”
“可以,”女羽聞言沒有拒絕,很快便記住王啟需要傳遞的訊息。
之後,她看了眼血肉模糊的雙臂,剛要讓身旁的姐妹把她帶上羅羅鳥去和大部隊匯合療傷,卻又被王啟叫住。
“等等,女羽族長,”王啟接過部族內巫醫遞過來的藥膏,小心拿出個容器分出些許後,王啟遞給女羽身旁的女花。
“這個藥膏,塗在傷口的話,能加快好轉的速度,並且不會留下後遺症,缺點是治療過程中極其難熬……”
王啟把藥膏的作用講述清楚後,女羽道謝一句,便不再停留,在姐妹花戰士的幫助下坐上羅羅鳥升空離去。
直到她們消失在天際盡頭,王啟才收回視線看向一旁的女魃:
“女魃,其實你可以回去看看的,有羅羅鳥的話,往返不成問題。”
女魃聞言,白了王啟一眼,嬌嗔道:“你就這麼想讓我離開嗎,怎麼,這麼快就厭煩我了?”
“怎麼可能,”王啟大聲反駁:“哪怕再過一千年,我也還是喜歡女魃你的!”
“我只是覺得,作為你以往的部族,回去看看並不算壞事。”
在王啟的認知裡,回到自己的部族,其實和回孃家差不多,女魃又不是不回來了。
但女魃卻堅定的搖搖頭,她蓮步輕移來到王啟身前。
一雙柔夷落在王啟臉上,然後拉著王啟的臉皮上下拉扯,女魃看著王啟變形的臉龐,面無表情道。
“啟,你知道嗎,你這句話的意思,對我來說,就是不要我了哦。”
“對不起……我的錯……”王啟從心回答,他感覺到了莫名的殺氣。
“以後別這麼說了,好嗎?”
“好……”
“那麼,我們叫部族戰士們出來收拾地面上的蠻蠻吧,”女魃突地再展顏一笑,彷彿剛剛發生的事情不存在一般。
很快,戰士們魚貫而出,收拾起滿地死去的蠻蠻。
每兩隻蠻蠻合在一起之時,看上去和大雁(野鴨子)類似,平均有個五六斤重,粗略算下來,有大概四五百對的蠻蠻散落在周遭。
且不止如此,隨著女魃把遠處的石塊挪開,上百對被壓扁的蠻蠻顯露,雖然看上去血肉模糊,但收拾收拾,也能讓族人們多吃上好幾天飽飯。
等到戰士們把一切都收拾完畢,天空中的暴雨也已然停歇許久。
烏雲散去,西方天空被染成橘紅,在太陽漸漸落下的光輝照耀下,王啟拿著烤好的蠻蠻來到女魃面前。
淋上王啟特地從山林中找來的蜂蜜,蠻蠻肉被烤製成金黃的顏色,帶著香甜的氣息,看上去分外誘人。
在同女魃一起大快朵頤後,擦掉嘴角的油脂,王啟好奇詢問:
“說起來,女魃你先前釋放的大巫相,是怎麼凝聚出來的?”
女魃聞言思忖些許後開口道:“大巫相是在我突破四階之時,自然而來便出現的,以往聽神農叔說過,大巫相自然而然顯露,代表你內心的本相。”
“當然,大巫相只有天賦強大者才能擁有就是了。”
女魃看向王啟,翁定道:“但啟你一定能覺醒大巫相的,畢竟你的天賦之強,就連我也沒見過。”
“其實我也很期待你的大巫相,究竟會是什麼模樣呢,現在啟你的實力是三階四條靈脈,想來也要不了多久。”
“我的大巫相嘛?”王啟聞言,若有所思。
………………
女子部族的這番插曲,並不會阻擋啟明部族的步伐,他們修整完畢後再度向前,幾天之後,啟明部族走出了灌木越發稀少的大次山。
他們來到了新的山脈。
又西四百里,曰燻吳之山,無草木,多金、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