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慢走,謝了李哥。”
暮色四合。
劉啟峰在樓下附近簡單解決了晚餐。
開啟筆記本。他思緒聚焦在出道專輯選曲上。
2006年這個華語樂壇群星璀璨、金曲井噴的黃金年份
這一年,中國風席捲樂壇:林駿傑的《曹操》剛剛釋出硝煙未散,Tank的同題材《三國戀》就緊隨其後,吳客群的《將軍令》也霸氣登場;
周劫倫更是火力全開,電影《霍元甲》主題曲餘音繞樑,與費玉青合作的《千里之外》已成經典,而下半年《依然范特西》中的《本草綱目》《菊花臺》更是將這一年中國風推至巔峰。
不僅如此,S.H.E的《一眼萬年》、陳易迅的《富士山下》、潘偉柏的《反轉地球》、蔡依琳的《舞娘》、張韶函的《隱形的翅膀》、梁靜筎的《暖暖》、楊丞林的《左邊》……首首都是可以獨當一面的熱門金曲!
更別提在彩鈴賽道大放異彩的《秋天不回來》。
草稿紙上,將一首首註定閃耀的名字記錄下來。
看著這密密麻麻、星光熠熠的名單,劉啟峰頭皮發麻,無形的壓力讓他深吸了一口氣。
臥室靠窗的書桌,劉啟峰左手支著下巴,右手不知覺轉著筆桿,考慮著首專的歌曲。
按傳統唱片的做法,專輯通常分AB面。
A面主打流行傳唱,旋律抓耳,朗朗上口;
B面則側重深度探索,塑造歌手的獨特音樂人格。
等數字專輯逐漸替代了傳統實體唱片,就不再講究AB面的說法了。
雖然數字專輯的浪潮已初現端倪,但目前來說這套邏輯依然適用。
眼下,正值中國風當道。
沉吟片刻,劉啟峰提筆先定下A面歌曲:
《青花瓷》——東方典雅;
《醉赤壁》——蕩氣迴腸;
契合年輕熱血與勵志的《追夢赤子心》、《裂縫中陽光》;
一首承上啟下銜接AB面的《不為誰而作的歌》。
接著,B面的輪廓也逐漸清晰:
《煙花易冷》——悽美蒼涼;《花海》——絢爛與感傷;
《無名之輩》——草根吶喊;《需要人陪》——孤獨自白;
結尾一首:叩問靈魂——《存在》。
為保險和造勢起見,劉啟峰還預留了一首合唱歌曲的位置,若能請動一位重量級歌手合作,對自己的出道無異於如虎添翼。
等敲定合作物件後,再適時選擇一首合適的歌曲。
自此。
A面如烈日灼灼,激昂奮進;
B面則似冷月清輝,吟唱憂傷與思索。
十首歌都是前世經典之作,專輯名《黑白鍵》。
作為出道首專,劉啟峰以穩健為主。深不深度不談,當務之急,是要聽眾耳朵記住你。
敲定了專輯,劉啟峰憑記憶將詞曲一一默寫下來,不過曲譜部分,有些音符的走向略顯模糊\u0026lt;
有些音符的走向劉啟峰拿不準,還是得等明天用樂器上手測試。
他將寫好的詞曲譜小心收好,劉啟峰將寫著未來相關的草稿仔細銷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