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四日,青年節。
也是共青團成立紀念日。
經過昨晚總決賽預熱的《黑白鍵》正式發售!
四十萬張CD唱片、一萬張限量的黑膠唱片散落各地區店鋪。
各大報紙雜誌頭條、部落格上歌手明星樂評人早已紛紛下場。
“聽到結果我懵了……竟然是新人的作品?這是誰都沒有猜到的。”——《好音樂》嘉賓庾橙慶
“這陣仗太大了,容易得罪人。這很難評……我祝福他吧。”——《好音樂》嘉賓那鷹
“天籟之聲,創作鬼才!絕對年度最佳專輯!”——著名樂評人張遠
“演唱技巧細膩入微,創作深度超越年齡。”——資深音樂製作人陳鋒
五月初,臺北還泡在潮溼的梅雨裡。
電臺訊號在雨幕中滋滋響起:“...新人專輯《黑白鍵》多首歌曲空降雙榜前十,引發全民熱議...”
雨水下落打在‘水O唱片行’的老舊招牌。不遠處,一群國中生正小跑著沿街道門店的屋簷排成一線。
“《黑白鍵》!那張,藍色的那張!我要兩張。”
學生們裹著溼熱的水汽湧進唱片行,當先的男孩一邊說著,同時迅速指向牆壁海報——歌手側影沉在靛青色海浪中。
“我我我,我要三張!”
“給我一張!”
……
應付完一群學生,水O唱片行老闆老陳的庫存表上某張專輯名字被紅筆狠狠圈起。
左側是王立宏的《蓋世英雄》,簡潔暗色封面。中間是林俊結新出不久的《曹操》,純黑色封面。
右側那片正是被學生黨瘋搶的專輯佔據,封裝塑膜內透出陣陣黑金色澤。
“這個月不應該是蔡依琳《舞娘》的天下嘛...這是哪個來頭。”
老陳嘟囔著扯開貨架後最後一箱塑封,拿出一張海報,油墨味混著潮氣散開——背面歌手簡介僅有寥寥數字:
“劉啟峰,首專《黑白鍵》發行於2006年5月4日。”
店內老舊收音機的訊號還在繼續:“滋滋...出道專輯首日銷量破七萬!實體唱片行業上演奇蹟復甦...”
……
京城,音樂電臺DJ的聲音響起在計程車內:
“...新人…《黑白鍵》專輯火爆,多首歌曲包攬無線音樂榜前十...接下來請跟隨DJ小萬,為你帶來其中的冠軍單曲…”
隨著歌曲伴奏聲迴盪在車內,計程車司機一邊猛掄方向盤完成超車,一邊感慨:
“邪門了!昨天冠軍不還是《一萬個理由》嗎。哪裡冒出來的新人這麼猛,還能把它搞下去?”
後排楊蜜微微勾起嘴角,拍完戲剛剛回京的她沒有同司機搭話,而是再次拿起剛看過的報道:
《滾石》雜誌:✮✮✮✮½(4.5/5)
“《青花瓷》不是一件“博物館展品”,而是將文明DNA植入流行基因的活態傳承。”
“它證明真正的東方音樂無需討好西方耳朵——當荷蘭人為仿製青花燒了三百年代爾夫特藍陶……”
下了車已經是傍晚,楊蜜在門口取了簽收的包裹,加快腳步回家。
臥室,楊蜜拿出唱片期待的放進CD機…
由《黑白鍵》引發的效應還有不斷擴大,隨之而來的是不斷補貨的各地經銷商。
華納辦公室內。
盧慶明放下電話,笑著說道:
“還是來要補貨的,看來各地都賣的不錯!啟峰,你計劃的效果非同尋常!現在到處都在討論你這張專輯,公司預估…銷量會破紀錄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