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
客機平穩地降落在首都國際機場。艙門開啟,劉啟峰團隊抵達京城
“劉導!看這邊!”“金獅導演!恭喜!”“《活埋》海外賣了多少錢?”……
震耳欲聾的呼喊和幾乎能閃瞎人眼的密集閃光燈瞬間將他淹沒!
長槍短炮的話筒幾乎要懟到他臉上,記者們和自發組織的追峰啟士團圍得水洩不通。機場安保如臨大敵地奮力維持著秩序。
劉啟峰隨著人群往外走,嘴裡隨口應付:“感謝觀眾,電影屬於所有為生存尊嚴吶喊的人”、“專注於作品”、“私人問題不回應”
人群一路隨行到車前,他最後微笑道別:“感謝大家的關心,感謝粉絲朋友,《活埋》的成績屬於整個團隊。關於新專案,有確定訊息會第一時間公佈。”
車內,劉啟峰與接機的李林寒暄幾句,發了個資訊給劉藝菲,隨後他給韓三坪打去。
車子並未直接開往微風影業,而是拐向了薊門橋。北京電影學院正門一條醒目的橫幅高高掛起。
劉啟峰與門口田壯壯匯合,一路進入劇場,場內座無虛席。
校長張匯軍、攝影系主任穆德遠、表演學院資深教授崔新琴等一眾北影核心師資力量。
更引人注目的是人群中的薛小璐、寧皓等幾位已成名的北影校友導演。提前得知的導演系、攝影系、表演系等學生早早就擠滿了場內。
劇場後排靠過道的區域,06級表演系的幾個學生正激動地低聲交談。
“哇!這陣仗好大!”一個扎馬尾的女生小聲驚歎,眼睛不停地掃視著前排的名導和教授們。
“快看!寧皓導演!陸釧導演也來了!”另一個男生指著前方。
坐在稍靠前位置的景甜,她正專注地望著臺上空著的發言席:“劉學長太厲害了,比我們大不了多少,就拿了金獅獎。”
“是啊,甜甜,”旁邊一個短髮女生介面,“崔老師上課還提過呢,說劉導是咱們北影實踐教學的典範。不知道待會兒能不能看清金獅獎盃。”
“不知道他會不會講選演員的事兒?”另一個男生充滿期待,“要是能進他的戲……”
“別做夢了,人家現在是國際大導演了,肯定要更大牌的明星吧?”馬尾女生有點洩氣。
當劉啟峰捧著那座在燈光下熠熠生輝的金獅獎盃步入會場時,全場爆發出雷鳴般的、經久不息的掌聲和歡呼聲。
交流會由導演系主任田壯壯主持,他臉上帶著少有的、發自內心的笑容,聲音沉穩:
“今天不是表彰大會,是交流。啟峰帶著威尼斯的金獅回來,這是我們北影的驕傲,也是中國電影新生代力量的一個有力證明。下面,就請啟峰和大家聊聊,咱們關起門來,坦誠交流。”
劉啟峰走上臺,將那座沉甸甸的金獅獎盃輕輕放在旁邊的桌子上。
隨後他簡短分享《活埋》創作與經歷。“……《活埋》的成功,是北影這塊沃土上,集體智慧和專業傳承結出的果實。”
接下來是幾位老教授的發言。
謝飛導演肯定了劉啟峰在型別探索上的銳氣,認為他將社會議題與強型別敘事結合得很好;
田壯壯教授則更感性,拍了拍劉啟峰的肩膀:“《活埋》像根釘子扎進人心裡,不容易。啟峰證明了一點,好電影不怕小。”
輪到中生代導演代表發言,氣氛有些變化。
不久,輪到中生代導演另一位青年才俊——憑藉《可可西里》已嶄露頭角的陸釧發言。
他接過話筒,臉上帶著略顯矜持的微笑:“劉導的金獅可喜可賀,《活埋》的純粹性令人印象深刻。不過…”
他頓了一下,目光似乎不經意地掃過那座金獅獎盃,又迅速移開:
“我注意到劉導接下來上映的專案《人在囧途》是一部商業喜劇。這當然也是市場需求。
“只是我有些好奇,也有些憂慮。我們年輕一代的導演,在獲得國際最高榮譽之後,是選擇繼續在藝術深水區探索,用鏡頭去呈現更復雜的社會和人性?
“還是會被資本和市場裹挾,轉向更‘安全’、更‘討喜’的快餐式創作?這關乎我們這一代電影人的精神底色和藝術追求。”
這番暗指劉啟峰獲獎後向商業妥協的言論,讓氣氛有些凝重,一邊寧皓也不禁皺眉暗罵。
臺下的學生區域也泛起一陣低低的議論。
“陸導這話……聽著有點酸啊?”表演系那個男生小聲嘀咕。
“也不能這麼說吧,”短髮女生皺著眉思考,“他說的也有點道理,拿了金獅就拍喜劇,是有點……”
景甜輕輕搖了搖頭沒有說話,只是心裡隱隱覺得陸釧的話有些咄咄逼人,不太舒服。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