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只是他商業棋盤上,一枚需要嚴加看管的棋子。
……
《人民日報》:《金獅背後:現實主義的光照與華語電影的破局思考》
《新京報》封面:《劉啟峰:金獅是起點,不是終點》
回國的幾日,劉啟峰陸續現身央影片道、《新京報》等專訪。
節目中,他刻意低調討論個人問題,將焦點引回作品本身,談論《活埋》的創作初衷,金獅獎的意義、現實主義意義、華語電影現狀。
同時讓李林暫時壓下所有活動邀約代言申請。
…
中影集團。
寬大的辦公桌上,一份攤開的《中國電影報》頭版正是劉啟峰的新聞。
韓三坪背靠寬大的皮質座椅,指間夾著的香菸升起嫋嫋青煙。
他面前的菸灰缸裡已經積了少許菸灰,顯然這次談話已進行了一段時間。
韓三坪拿起桌上另一份裝訂的專案策劃書,封面上是充滿未來感的機甲線條輪廓與洶湧巨浪的合成圖,標題大字——《環太平洋》
他翻看著裡面充滿震撼力的概念圖——百米機甲、猙獰怪獸、魔都傾覆,以及技術需求清單,眉頭緊鎖,半晌才放下檔案。
韓三坪重重吸了口煙,目光銳利地投向坐在對面的劉啟峰:“啟峰啊,這本子…有意思啊!”
他彈了彈菸灰:“把保衛地球的戰場放在環太平洋,讓多國的機甲並肩作戰對抗外星入侵…這個格局,這個視野,確實跳出了我們以往的型別片框架。”
最後他語氣加深:“不僅僅是一部爆米花電影,它傳遞的是人類命運共同體在危機下的合作精神,這高度,很符合我們對外文化輸出的戰略方向啊!”
“不過……”
他指關節敲了敲策劃書上那令人咋舌的預算預估和技術需求清單。
韓三坪聲音沉了下來,帶著毫不掩飾的猶豫和質疑:
“你還真是給我出了個天大的難題……機甲打怪獸這種頂級製作!你小子,咱們現在的工業基礎是什麼水平,你心裡沒數嗎?
“《活埋》是巧勁兒,可這《環太平洋》…那是要真金白銀、頂級技術、國際頂尖團隊硬砸出來的!錢從哪裡來?技術怎麼解決?我們拍得了嗎?好萊塢玩了這麼多年,也才剛摸到點門道!”
劉啟峰身體前傾,他知道這是最難啃的骨頭:
“韓董,您說的每一個難點,我都反覆掂量過。正因為難,才需要中影來掌舵護航!”
“合拍,是唯一的出路!過審的複雜性,與好萊塢製片體系、特效團隊的深度對接協調,政策層面的溝通支援,甚至取景協調…這些都少不了中影的支援!這專案要成,中影不僅是投資者,更是戰略主導者和國家意志的體現者!”
兩人心照不宣——明年,韓三坪升任中影集團董事長几乎是板上釘釘的事。一部《活埋》的金獅讓他聲望達到頂峰,而一部代表中國電影工業最高水準、面向全球市場的科幻鉅製《環太平洋》,將成為他新任期伊始最耀眼、最具戰略意義的‘頭炮’!
韓三坪沒有立刻反駁,煙霧繚繞中,目光再次掃過那些令人熱血沸騰的概念圖。
他眼神中閃過一絲精光,帶著一絲感慨和欣賞:“戰場設定在標誌性城市(香港、悉尼、東京、舊金山),視覺奇觀和全球化市場兼顧…看得出你是下了真功夫,也摸準了商業大片的脈搏。”
他放下煙,身體前傾,問出了最關鍵的問題:“盤子太大,中影不可能一口吃下。你打算怎麼合作?”
劉啟峰早有腹稿,回答得斬釘截鐵:“韓董,我反覆權衡過。《環太平洋》必須現在啟動!”他理由充分:
歐洲資本熱度:“寶羅·布蘭科在歐洲組建的投資聯盟,熱情很高,看中的就是專案的前瞻性和全球賣相。他們的資金需要儘快落實專案來鎖定。”
“好萊塢的技術不可或缺,我有一定把握先接觸上華納兄弟影業。有中影、歐洲的參與,我想,憑藉金獅獎盃從六大手中獲得一個門票應該不難!”
韓三坪靠在椅背上,手指無意識地在扶手上敲擊著,顯然在飛速權衡利弊。
聽完劉啟峰的分析,他眼中逐漸被一種銳意和野心取代。他緩緩點頭:“嗯…這個專案放到內地拍,過審和當地支援這快不用擔心。”
隨即,他切入最實際的問題,語氣恢復了商人的精明:“片子總預算,你們核算出來沒?”
劉啟峰早有準備,報出一個經過反覆壓縮、但仍令人咋舌的數字:
“初步框算,要達到我們設定的視效和製作水準,加上好萊塢技術團隊的參與成本、國際演員片酬等,總投資需要控制在8000萬美元左右。
這個數字在2006年的內地影壇,無疑是天文數字,作為合拍片,正常情況下中影起碼要吃下三成。
韓三坪聽到這個數字,眼皮也是跳了一下。但他反而透出幾分興奮,猛地一拍桌子:
“中影跟了!就衝你這座金獅獎盃,衝這一個提升電影工業水準的契機,也衝它可能帶來的國際影響!合拍協議、與華納、歐洲投資方的具體條款,由中影牽頭來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