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盟的20%,是其他市場的信心票。有我們的網路,這部影片在歐洲、亞洲、南美等地會一路綠燈。
“你們35%的大頭已經確保了北美和部分英語區的絕對主導,該知足了。”
高登·科爾適時地調和:“先生們,爭吵解決不了問題。我們需要的是一個能共同創造奇蹟的平衡點。劉的創意和領導力是這個專案成功的關鍵,中影的背書不可或缺,寶羅聯盟的發行網路是全球化保障,華納的製作體系和北美市場則是基礎。
35%、25%、20%、20%,這個比例經過多輪論證,是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最優解。糾纏於小數點後的得失,只會耽誤我們開機的時間表,讓競爭對手有機可乘。”
艾倫·霍恩沉默著掃過劉啟峰年輕的臉孔、中影嚴肅的神情、寶羅老神在在的微笑,最後落在高登·科爾臉上。
他不得不承認,這個年輕的中國人編織了一張利益之網,將各方牢牢繫結。他不僅是個導演,更是一個深諳規則、手腕高超的操盤手。
最終,他深吸一口氣,緩緩開口:“投資份額,就按劉、中影、寶羅、華納20:25:20:35的比例確定。相關細節,法務部門會後立即完善協議。”
緊接著,在有關專案主導權的問題上。
劉啟峰的語氣沒有任何迴旋餘地:“專案由我全權主導,包括創意方向、視覺風格、劇本終審、最終剪輯權。”
“這不可能!”
華納的製片經理立刻反駁:“這種級別的製作!華納必須要對最終成品有監督權!導演剪輯版可以存在,但上映版本必須由華納和導演共同決定!”
劉啟峰寸步不讓:“華納可以派駐經驗豐富的執行製片人全程參與,提供專業建議,確保流程合規、預算可控。”
寶羅和中影再次發聲支援劉啟峰,在兩方的支援下。
最終劉啟峰擁有《環太平洋》專案的最終創意決策權和最終剪輯權。
華納擁有對預算、進度和最終上映版本商業風險評估的監督權及建議權,並派駐執行製片人全程參與。
最後關於選角權的劃分順利許多。
“中方所有角色,由中影集團和微風影業全權負責遴選、試鏡和最終確定。”
劉啟峰丟擲方案:“美方角色,包括‘危險流浪者’的兩位駕駛員及其他配角,由華納兄弟影業主導選角流程,寶羅先生提供參考意見。”
對他提出的方案,華納沒有意見。
至此,所有核心條款塵埃落定。
……
京城。
劉藝菲在一次公開的品牌活動後接受了採訪。
記者們自然不會放過熱點。
一位記者突然丟擲極具爆炸性的問題:
“藝菲你好!前天,鋼琴家郎朗的父親在接受採訪時提到你。
“據他所說,之前有人向他推薦你,想撮合你和郎朗,但被他以‘我們家郎朗是要找皇室貴族’的理由拒絕了。對此,你有什麼要回應的嗎?”
現場瞬間安靜下來,所有鏡頭都對準了劉藝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