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工業革命,從抄家晉商開始

第54章 屬於大明的第一支現代化步槍

雪片般的捷報將崇禎三年的紫禁城攪動得沸反盈天。

遼東大捷的硝煙尚未散盡,驛站的紅翎快馬已踏碎了永定門外初融的薄冰。

每一次衝進安定門的馬嘶,每一次甩落在地、猶帶汗熱氣與血腥氣的明黃報捷信封,都如同投入乾柴的火星,點燃了整個京畿!

市井茶肆裡,唾沫星子與碎茶梗子齊飛。

“聽說了嗎?撫順關外!撫順關外啊!洪督師的龍淵新炮,一炮糜爛數十里!把那幫建奴鑲黃旗的巴圖魯炸成了肉醬!”

“何止!山海關的曹大帥更狠!章京堡!那老奴阿敏的營盤,被新鑄的‘鐵虎咆哮炮’轟了個底兒掉!遍地都是零碎!”

說書人一拍驚堂木,眉飛色舞:“嘿!你道那些建虜往日裡的狼牙棒、鐵甲有多橫?如今在咱們新火銃面前,連個響屁都放不出!”

沸騰的不僅僅的市井。

往日裡沉穩拘謹的兵部衙門,此刻猶如燒紅的鐵鍋。

值房徹夜燈火通明,主事、郎中、各司官跑斷了腿,嗓子喊啞了。

一疊疊蓋著通州、登州、天津衛船政司鮮紅大印的“速辦”、“急如星火”公函,堆滿了每一張公案。

“……諮天津道並工部物料轉運使:準工部尚書徐光啟手書,著令將旅順口新下錨定鐵肋鉅艦‘鎮海’號所餘精煉熟鐵料六萬八千斤,盡數調撥至龍淵重炮局(原京畿三廠合辦)。刻不容緩!五日為限,違者以貽誤軍機重處!”

“……通州船政大使接令:查大沽口現泊‘鐵鯨’級新艦龍骨十六副,其上需固定之鉚接鋼釘三十七萬顆,著即於登州匠作營調撥匠役熟手五百名……”

“……轉戶部司農倉:自松江解押新漕船抵京銅錠三千箱……改運西直門外新設京畿第二兵器局鑄造坊!兵部特調令即刻下發!”

每一道命令,每一個簽押,都裹挾著鋼鐵、煤炭、硫磺、硝石的味道。

整個帝國的肌體,彷彿每一個細胞都被動員起來,向著同一個方向瘋狂運轉。

造炮!造銃!造艦!

……

……

西山腳下。

那片被高牆環繞、日夜升騰著灰白煙霧與金屬敲擊聲的巨大區域,大明工業院的心臟地帶,京畿龍淵重炮總局。

此刻的喧囂已近乎一種熔爐燒紅前的咆哮。

新建的巨型熔爐如同小山包般隆起在地平線上,下方數十條胳膊粗的鑄鐵軌道上,沉重的礦斗車被健壯的力工喊著號子推行。

車上載滿的鐵礦石、焦炭堆成了山。

“卸料!快!”

爐火映照下,監工們揮動皮鞭嘶吼。

巨大的鐵水包被粗壯的龍門吊緩緩吊起,裡面翻滾著如同岩漿般的赤紅鐵汁,散發著灼人的熱浪。

爐口噴出的火焰舔舐著漆黑的夜空,將半山腰上的哨塔都染成暗紅。

鐵水傾倒入下方巨大的砂型模具,騰起的白煙裹挾著刺鼻的石墨和硫磺味,滋滋作響!

新擴的鍛造工坊裡,數百把大小鐵錘此起彼落,如同悶雷般敲打著通紅的巨大炮管雛形。

滾燙的水浸泡著炮管內胚,淬火槽發出驚天動地的爆鳴,升騰起籠罩整個工區、連月色都浸不透的濃白水汽!

西山工業院總局深處,那間單獨隔離,日夜有重兵把守的‘神機坊’內,空氣滾燙。

窗外高爐噴射的火焰將窗紙映照得如血池地獄,坊內卻只有鐵器微冷的反光和數百個零件在燈下泛著的幽藍光澤。

宋應星伏在巨大的紫檀木案前,眼珠裡纏滿血絲。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