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誰還去旅行啊

第9章 內厝澳碼頭,消失不見的聲振現象

下了輪渡碼頭,走幾分鐘可直達中山路步行街,對遊客很友好。

因為在二層甲板的原因,所以陳默姜未晞都是最晚下船的。

從碼頭出來,遊客並不算多,這裡相比三丘田碼頭還是較為冷清。

可能是小島的原因,道路並不寬敞,加上島上禁車,只是走路的話不影響。

街道兩側都是兩三層樓的矮房子,臨街的一樓基本都是商鋪,偶爾會出現小賣部,文創店不少,陳默有點驚奇。

“鼓浪嶼不是熱度很高的景點嗎?為什麼有這麼多商鋪關著門?”

不是誇張,差不多10家商鋪裡有三四家都關著捲簾門,有些門上還掛著店鋪轉讓的紙張。

“現在的鼓浪嶼已經不是十年前的鼓浪嶼了,”姜未晞搖搖頭,唏噓道:“那時候到了節假日,鼓浪嶼人擠人,店鋪林立,一片繁榮景象,如今就跟中山路一樣落寞了。”

“這條街算好的了,畢竟是碼頭出來的地方,島上有些街道每10家店鋪最多開著2家,遊客少了,店鋪也少了。”

陳默也不知道這是好還是不好,這或許就是時代的變革。

沒有哪座城市可以保證自己會一直有旅遊熱度,他更是清楚未來十年內旅遊市場會蕭條到如何一個程度。

他琢磨了下,好奇問道:“店鋪關了,那這些老闆都跑哪去了?”

“商人逐利呀,”姜未晞秀眉微皺,無奈道:“一處不通,自然換另一處。現在隔壁的刺桐城了,刺桐西街最幾年很火,貌似商業化也是一年比一年嚴重,挺多當地的市民都在吐槽西街沒有原來的味道了。”

商業化和原生態是矛盾的,想要保持原生態景區就發展不起來,想要景區發展起來就避免不了商業化的日漸嚴重。

鼓浪嶼過去的繁榮與此刻的衰敗,正在全國每個城市上演。

從中尋找到一個平衡點,是每個景區想要做到的目標。

聊天的同時,兩人也走到第一個停留的地方。

鼓浪石。

鼓浪石位於美華沙灘,是鼓浪嶼標誌性的景觀之一,作為一塊巨巖能有如此地位源自它獨特的海蝕地貌和歷史傳說。

兩人穿著鞋子漫步在沙灘上,直到來到鼓浪石旁,因為有圍欄,所以陳默也只能靠著打量裡面。

姜未晞在旁邊科普道:“鼓浪嶼因鼓浪石而得名,可以說是鼓浪嶼之魂,它的中間有一個由海浪衝蝕形成的大巖洞。據說每當潮漲潮落時,海浪衝擊過來會形成聲振現象。”

陳默訝然道:“這麼神奇,真的假的?”

“應該是真的吧,鼓浪嶼實際上我就來過兩三次,都是大學時期跟舍友、同學來的。”

姜未晞陷入一陣思考,回憶前些天查閱的資料,緩緩道:“我記得有份採訪裡好像有原住民說以前是可以的,但近幾十年來好像潮水漲不上來了,所以聽不到神奇的聲振現象了。”

“可惜了。”

兩人圍著巨巖轉了圈,感覺還是海邊更有意思,遂沿著海邊往前走去。

可惜兩人沒帶拖鞋,不然可以在沙灘踏水玩耍。

倒是周圍挺多帶娃的家庭和小情侶,有聊天的,有玩沙子的,也有踩水嬉笑的。

見姜未晞眼神一直落在踩水的女生身上,羨慕之情陳默一眼就看出來了。

畢竟是女孩子嘛。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