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誰還去旅行啊

第79章 歷史是一堆灰燼

聽了許星晚的科普後,陳默這才知道其中的緣由。

1914年11月,在孫先生的倡導下,我國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頒佈。

但當時的植樹節日期實際上是清明節,等1928年,為了紀念孫先生,果黨把植樹節的日期改成了3月12日,這一天實際上是孫先生的忌日。

要不是有許星晚的介紹,他還真不知道植樹節跟孫先生的關係。

墓道盡頭,一個寫著“天下為公”的藍色瓦頂的建築前。

(中山陵-陵門)

光是一個陵門就十分的壯觀。

畢竟這可是孫先生,光是一個推翻清朝統治,終結華夏兩千餘年的封建帝制就值得這些。

再經過一個碑亭之後,入目的是一眼望不到盡頭的臺階。

(中山陵-碑亭)

“我的媽耶,這有多少級臺階?”陳默頭皮發麻了,這一個中山陵還真是不好爬。

“記得是有392級臺階,有個說法是三民主義,九州華夏,兩個組織合作;也有說法是當時的華夏人口數量是3.92億人。”

許星晚和陳默拾級而上,不以為意道:“這些說法可能都是現代賦予上的,誰也不清楚當時設計師究竟是刻意還是無意的。”

陳默點點頭,現在國內各大景區都喜歡給一些地方賦予些故事,以增加神秘感和歷史的厚重感。

一直爬到中山陵的祭堂前,陳默被眼前的建築為之一震。

建築很有特色,三道拱門,最上面的有個匾額寫著“天地正氣”,三道拱門分別刻著“民主”、“民生”和“民權”。

祭堂裡面是禁止拍照的,正中間有一尊身穿長袍馬褂的漢白玉雕塑坐像。

(中山陵-漢白玉坐像)

走在裡面,整個場面都變得肅靜,即便是遊客講話也都壓低著聲音。

許星晚悄悄指著前方黑色的門,對陳默小聲道:“其實真正的墓室在這道門裡面。”

陳默一怔,壓低著聲音問道:“是不對外開放嗎?”

許星晚點頭道:“我小時候裡面的墓室還可以繞著走一圈的,但是後來不知道什麼時候就關閉了。”

“孫先生的棺槨就在裡面嗎?”

“裡面是孫先生身穿中山裝的漢白玉雕像臥像,”許星晚繼續解釋道:“臥像的下面是石床,石床下面5-7米深才是真正的棺槨。”

“地下都是鋼筋混凝土澆築的,當初49年光頭要跑路前,還想把孫先生的遺體帶走,得虧建造的時候太結實了,不然都有可能被帶走。”

“好傢伙,好傢伙!”陳默聽得瞠目結舌。

不過一回想也很合理,畢竟這可是國父孫先生的遺體,要是不弄得複雜些,出意外了後悔都來不及。

在兩人快要準備出去的時候,被一旁導遊的聲音給吸引住,其內容也是十分有趣。

“大漢奸汪兆銘你們知道吧?當時他的墓穴就建在中山陵附近,甚至為了安全用了5噸的鋼鐵,抗日勝利後,老蔣讓何應欽花了150公斤的炸藥才把汪兆銘的墓室炸開,然後火化並夷為平地。”

“導遊,那狗漢奸的骨灰後面怎麼處理了?”

“據說是倒在中山陵的廁所裡了。”

“倒的好,狗漢奸就該有這種結局!”

走到祭堂外,陳默想著剛剛導遊的一番話,忍俊不禁道:“星晚,剛才那個導遊說得是真的假的?”

許星晚道:“誰知道呢,反正每次來這裡我都能聽到骨灰的不同處理版本。”

笑死了,竟然還有好幾個不同的版本。

不管是否真假的,但是把那個狗漢奸的骨灰倒在廁所裡太解氣了!

原路返回,一直走到最初的陵門處,陳默驀然回首。

民國時期的黃埔軍校,每一屆的新生都要來此拜謁中山陵。

當時的他們,心裡會懷揣著怎樣的想法?

對國家及自己的未來,是充滿信心還是迷茫?

無人得知。

也沒有誰能想象到,當年被列強肆意凌辱的國家會重新屹立在世界之巔。

陳默腦海裡浮現大學課堂上,老師曾講過的一句黑格爾名言:

歷史是一堆灰燼,但灰燼深處有餘溫。

ps:本章2.6k,原本想兩章的,被感情影響到狀態的,週日儘量穩定兩更,抱歉。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