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是毫無雜質的湛藍,雲是蓬鬆柔軟的純白,山是層層疊疊、深淺不一的翠綠與墨綠。
而湖水,則成了這幅巨畫中最變幻莫測的主角。
陽光慷慨地潑灑下來,湖面時而折射出深邃的寶石藍,時而盪漾開溫潤的祖母綠,靠近岸邊淺水處,又呈現出一種近乎透明的玻璃種翡翠色澤。
(蘆林湖組圖)
岸邊的樹木,那座著名的石橋,甚至遠處隱約可見的廬山別墅的紅頂,都以極其清晰的輪廓倒映水中,色採飽和得彷彿要溢位來。
陳默整個視覺彷彿被一股清泉猛烈地衝刷,相較於山下塵世的喧囂與燥熱,那蘆林湖便是遺世獨立的清涼界。
“好美!”
趙櫻眼睛裡閃著光芒,此情此景,足以讓所有舟車勞頓的怨氣煙消雲散。
“蘆林湖真好看,我願稱其為廬山最美景點!”
“確實好看。”
陳默抬頭,正好天公作美,今天是個晴天。
“還好來得及時,再晚點就快傍晚了。”
現在是下午5點出頭,廬山太陽下山一般要6點50分左右。
再考慮到觀光車晚上7點結束運營,具體看情況吧,大不了打車就好。
牯嶺鎮晚上9點前還能打到車,9點後打車都難。
沿著環湖路,兩人緩緩前行。
“教員來過廬山許多次,第一次入住的是美廬別墅,你知道第二次在哪住的嗎?”
“你都這麼說了,那肯定是蘆林湖這裡吧?”
“咳咳,被你猜對了。”
陳默尷尬地把腦袋往湖邊偏過去,原本還想考校一下趙櫻,沒想到對方聰明得很。
“那教員在蘆林湖有留下什麼故事嗎?”趙櫻好奇問道。
她發覺自己挺喜歡聽陳默講故事的,尤其是跟所到之處息息相關,很有代入感!
“有啊。”
陳默眉毛一揚,指著周邊一大圈,笑著道:“蘆林湖二字的由來就是以前是蘆草叢生、野獸出沒的蘆林谷地,1954年築壩蓄水,次年建成。”
“從此才有了美麗的蘆林湖,所蓄之水也是牯嶺鎮一萬多名居民的主要水源地。”
“教員很喜歡冬泳,生前來蘆林一號入住期間,都會於湖中擊水暢遊。”
說著,陳默嘖嘖稱奇:“誒,我突然發現,好像挺多大佬都喜歡冬泳來著?而且他們身體還都不錯。”
“還有誰?”
“袁老、鍾老都喜歡冬泳。”
這兩位都是赫赫有名的人士,趙櫻哪怕人在國外也都清楚。
前者是農神!成就和品德無需多言!
後者……以前也很了不起,現在爭議比較大。
袁老91歲高壽,他本人採訪的時候曾說過有三大愛好:一是冬泳二是排球三是駕車。
教員就更不用多說,還是24歲的時候,就寫了一篇文章,在《體育之研究》中提出“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蠻其體魄”,為“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一理念奠定了理論基礎。
陳默的講述讓趙櫻聽得津津有味,只不過,她的臉上浮現出奇怪的表情。
“蘆林湖現在是牯嶺鎮的居民生活水源地是嗎?”
“是。”
“那你說我們待會要不要喝點蘆林湖的湖水?”
“生喝?”
“對。”
“?”
陳默一臉懵逼,待趙櫻嘻嘻又道了一句後,臉色一黑。
“嘿嘿,教員以前在蘆林湖冬泳過很多次,這可是偉人洗過澡的地方,指不定是有靈之水呢!”
“?????”
半晌後,他忍不住罵道:“神金吧你。”
“這都隔了幾十年,就算是教員洗過澡,早就稀釋完了!”
“我就開玩笑啊,”趙櫻斜眼看了陳默一眼,“咋了,你不會當真了吧?”
陳默:“……”
他還真的當真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