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玉一邊聽著,一邊快速消化著劇本內容和他的人物小傳。
他的“臺詞功底1.3”讓他過目不忘,而“反派氣場1.5”更是讓他對這種型別的角色有著天然的親和力。
他腦海中,已經開始構建林展鴻這個人物的形象。
那種斯文外表下的陰鷙,那種談笑間決定人生死的冷酷。
“怎麼樣,小杜,對這個角色,有什麼初步的想法嗎?”陳睿觀察著他的表情,期待地問道。
杜玉沒有立刻回答。
他的手指,握著劇本,微微收緊。
這劇本的重量,此刻彷彿就是機遇本身的重量。
他閉上眼睛片刻,任由角色描述在腦海中流淌,系統賦予他的理解能力正在高速運轉,消化著這些資訊。
“林展鴻……”他輕聲念出這個名字,像是在品味。
然後,他抬起頭,迎向陳導演和劉編劇期待的目光。
他自己的眼神,在那麼一瞬間,似乎蘊藏著一種與年齡不符的深邃。
“這個角色,林展鴻,”杜玉開口,聲音平靜,卻帶著一股難以抑制的興奮暗流,“最大的魅力,就在於這種極致的反差。”
“‘大學教授’是他的面具,‘冷酷智囊’才是他的核心。”
“表演的關鍵,不僅僅是演出兇狠或者狡詐,更是要將那種偽裝的溫文爾雅刻畫得入木三分,這樣,當他真正的本性暴露時,才會給觀眾帶來更大的衝擊力。”
他頓了頓,目光中帶著思索。
“劇本里提到,他很多時候需要透過眼神和細微的表情來傳遞情緒。這意味著,他的內心世界,必然是波濤洶湧的,卻被他強行壓制在平靜的表象之下。”
“挑戰,也正是這種表演的樂趣所在——如何透過一層斯文的外殼,去展現他內心的掙扎、算計,甚至是那種不經意間流露出的,令人不寒而慄的寒意。”
“要讓觀眾在他微笑的時候,也能感覺到一絲危險;在他溫和的言語背後,也能嗅到陰謀的氣息。”
杜玉輕輕敲了敲劇本。
“他的狠,不應該是臉譜化的。而應該是一種冰冷的,精準的,甚至是……帶著某種智力優越感的狠。他所策劃的暴力,是達成目的的手段,而非單純情緒的宣洩。”
他說著,陳導演和劉編劇交換了一個快速的,幾乎難以察覺的眼神。
那眼神中,不僅僅是讚許。
更像是一種確認。
眼前的這個年輕人,不僅僅是在複述他們說過的話,他加入了自己更深層次的理解,展現出一種對角色核心近乎本能的把握。
“天生我材”的被動效果,正悄無聲息地發揮著作用,讓杜玉的見解,更容易觸動他們。
陳導演身體前傾,臉上露出了一個大大的笑容。
“沒錯!就是這樣!”他語氣中充滿了與杜玉如出一轍的興奮,“這才是我們想要的林展鴻!那種偽裝的溫文爾雅,那種帶著智商的冷酷!”
劉編劇也連連點頭,同樣是滿臉的讚賞:“小杜,你完全說到點子上了。尤其是你提到他的暴力是經過精密計算的,而非單純的兇殘,這是我們非常想突出的一個方面。”
他補充道:“很多演員可能會過分強調‘狠’,而忽略了‘儒雅學者’這一層偽裝,或者把這種反差弄得過於刻意。你對這份微妙平衡的理解,正是我們所需要的。”